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其他学科论文--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

参七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瘀阻脑络证临床研究

提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引言第8-10页
材料和方法第10-17页
 1 诊断标准第10-12页
   ·西医诊断标准第10页
   ·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第10-11页
   ·中医症候诊断标准第11页
   ·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第11-12页
 2 病例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·纳入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·排除标准第13页
   ·剔除标准第13页
   ·脱落标准第13页
 3 试验药物第13-14页
 4 治疗方法第14页
 5 合并用药第14页
 6 药物的清点第14页
 7 停药标准第14-15页
 8 观察指标第15页
   ·一般资料第15页
   ·安全性指标第15页
   ·疗效性观察第15页
   ·不良事件观察第15页
 9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·MMSE智能改善第15页
   ·中医证侯疗效判定第15-16页
   ·中医症状体征疗效判定第16页
   ·ADL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第16页
   ·凝血功能检查指标的改善第16页
 10 数据统计学处理第16-17页
结果第17-30页
 1 一般资料第17页
 2 疗效评价第17-29页
   ·智能(MMSE)疗效第17-20页
   ·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·生活自理能力(ADL)评价第25-27页
   ·凝血功能第27-29页
 3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第29-30页
讨论第30-38页
 1 理论依据第30-33页
   ·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第30-31页
   ·中医对血瘀在本病中作用的认识第31-32页
   ·参七颗粒治疗痴呆的理论依据第32页
   ·对照组用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的理论依据第32-33页
 2 方解第33-34页
 3 临床疗效分析及可能作用机制的探讨第34-37页
   ·参七颗粒改善智能的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·对中医证候和单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第35-36页
   ·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第36-37页
   ·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第37页
 4 安全性评价第37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综述第41-48页
附录第48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详细摘要第55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狐源犬Ⅰ型腺病毒分离鉴定及其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测定
下一篇:“培根问题”及其效应--从培根到波普再到伽达默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