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中生界成藏及勘探方向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前言 | 第10-16页 |
| 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构造特征及演化 | 第16-25页 |
| ·区域构造背景 | 第16页 |
| ·断裂特征 | 第16-19页 |
| ·构造演化 | 第19-25页 |
| ·车莫古隆起演化阶段 | 第21-22页 |
| ·车莫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22-25页 |
| 第3章 地层及沉积相分布 | 第25-43页 |
| ·地层分布 | 第25-34页 |
| ·侏罗系 | 第25-29页 |
| ·白垩系 | 第29-34页 |
| ·沉积相 | 第34-43页 |
| ·三工河组二段 | 第34-35页 |
| ·西山窑组 | 第35-37页 |
| ·头屯河组 | 第37-40页 |
| ·清水河组 | 第40-43页 |
| 第4章 储层及储盖组合 | 第43-58页 |
| ·储层评价 | 第43-54页 |
| ·三工河组二段 | 第43-45页 |
| ·西山窑组 | 第45-48页 |
| ·头屯河组 | 第48-50页 |
| ·清水河组 | 第50-54页 |
| ·储盖组合 | 第54-58页 |
| 第5章 油气藏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 | 第58-87页 |
| ·油气藏类型与分布 | 第58-65页 |
| ·油藏静态分类 | 第58-60页 |
| ·油藏动态分类 | 第60-63页 |
| ·油气分布特点 | 第63-65页 |
| ·油气成藏特征 | 第65-82页 |
| ·它源油气充注 | 第65-71页 |
| ·网状立体输导 | 第71-72页 |
| ·多期充注调整 | 第72-78页 |
| ·油气成藏过程与模式 | 第78-82页 |
| ·成藏主控因素 | 第82-87页 |
| ·车莫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| 第82-83页 |
| ·多源三角洲和河流沉积 | 第83-85页 |
| ·不整合面、层间断裂 | 第85-87页 |
| 第6章 勘探方向及勘探对策 | 第87-94页 |
| ·油气主要充注期的古构造高带是有利的勘探方向 | 第87-88页 |
| ·油气主要充注期的古构造高带的成藏条件 | 第88-92页 |
| ·沙1 南 | 第88-90页 |
| ·征1 西南 | 第90-91页 |
| ·征沙村北~莫西庄 | 第91-92页 |
| ·勘探对策 | 第92-94页 |
| 第7章 结论 | 第94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100页 |
| 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