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总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| ·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| 2 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研究 | 第17-26页 |
| ·生态足迹及其基本概念 | 第17-21页 |
| ·生态足迹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·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| 第18-21页 |
| ·生态足迹模型 | 第21-23页 |
| ·生态足迹需求模型 | 第21-22页 |
| ·生态承载力模型 | 第22页 |
| ·贸易调整计算 | 第22-23页 |
| ·生态足迹模型的扩展 | 第23-26页 |
| ·生态足迹指数动态分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万元 GDP 生态足迹和生态弹性系数动态变化 | 第24页 |
| ·生态足迹多样性的计算 | 第24页 |
| ·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 | 第24-25页 |
| ·预测评价模块 | 第25-26页 |
| 3 青岛市背景分析 | 第26-31页 |
| ·青岛市自然条件概况 | 第26-28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26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26页 |
| ·气候 | 第26页 |
| ·土壤 | 第26-27页 |
| ·植被 | 第27页 |
| ·生物多样性 | 第27-28页 |
| 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8-31页 |
| ·经济发展 | 第28页 |
| ·农业 | 第28-29页 |
| ·工业与建筑业 | 第29页 |
| ·对外贸易 | 第29-30页 |
| ·人口现状 | 第30-31页 |
| 4 青岛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| 第31-45页 |
| ·青岛市2005 年生态足迹计算 | 第31-35页 |
| ·生态帐户计算 | 第31页 |
| ·生态足迹平衡表和生态足迹矩阵计算 | 第31-33页 |
| ·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青岛1996~2005 年生态足迹变化特征分析 | 第35-43页 |
| ·生态足迹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生态承载力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生态赤字变化特征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各土地类型生态足迹供需变化情况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青岛市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万元 GDP 生态足迹和生态弹性系数动态变化 | 第43-44页 |
| ·生态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动态变化 | 第44-45页 |
| 5 青岛市生态足迹预测 | 第45-62页 |
| ·人口预测 | 第45-47页 |
| ·生态足迹相关指标的预测 | 第47-57页 |
| ·数据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| 第47-48页 |
| ·MATLAB7.0 简介 | 第48页 |
| ·青岛市各土地类型生态足迹的预测 | 第48-54页 |
| ·青岛市各土地类型面积预测 | 第54-57页 |
| ·生态足迹预测结果分析 | 第57-62页 |
| ·生态足迹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生态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生态赤字预测结果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6 青岛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| 第62-67页 |
| ·生态赤字原因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人口激增 | 第62页 |
| ·消费水平提高 | 第62页 |
| ·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| 第62-63页 |
| ·缓解生态赤字的措施和建议 | 第63-67页 |
| ·控制人口增长,正确引导消费趋向 | 第63-64页 |
| ·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| 第64页 |
| ·加强农业科技进步 | 第64-65页 |
| ·深化可持续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| 第65-67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67页 |
| ·生态足迹模型的展望 | 第67-69页 |
| ·本文的不足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