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摘要 | 第11页 |
| §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§1.2 国内外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§1.3 智能天线在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| §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作者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 | 第17-33页 |
| 摘要 | 第17页 |
| §2.1 引言 | 第17-18页 |
| §2.2 电磁场积分方程及矩量法 | 第18-20页 |
| §2.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| 第20-24页 |
| §2.4 有限元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§2.5 遗传算法 | 第25-29页 |
| §2.6 多端口网络系统 | 第29-30页 |
| §2.7 Toeplitz矩阵及其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的求解 | 第30-32页 |
| §2.8 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全向天线 | 第33-45页 |
| 摘要 | 第33页 |
| §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| §3.2 同轴交叉串馈天线 | 第34-35页 |
| §3.3 串馈套筒偶极子天线 | 第35-36页 |
| §3.4 串馈印刷偶极子天线 | 第36-38页 |
| §3.5 同轴串馈印刷振子天线 | 第38-41页 |
| §3.6 全向天线的波束赋形 | 第41-44页 |
| §3.7 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和空间谱估计 | 第45-65页 |
| 摘要 | 第45页 |
| §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| §4.2 智能天线简介 | 第46-48页 |
| §4.3 智能天线等间距直线阵的波束形成 | 第48-51页 |
| §4.4 智能天线均匀圆阵的波束形成 | 第51-55页 |
| §4.5 最优权向量准则 | 第55-57页 |
| §4.6 波达方向估计的传统算法 | 第57-60页 |
| §4.7 波达方向估计的子空间法 | 第60-64页 |
| §4.8 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5章 SCDMA智能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与制作 | 第65-79页 |
| 摘要 | 第65页 |
| §5.1 引言 | 第65-66页 |
| §5.2 遗传算法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 | 第66-68页 |
| §5.3 SCDMA圆形智能天线阵 | 第68-71页 |
| §5.4 SCDMA扇区智能天线阵 | 第71-78页 |
| §5.5 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第6章 TD-SCDMA智能天线阵列 | 第79-99页 |
| 摘要 | 第79页 |
| §6.1 引言 | 第79-81页 |
| §6.2 圆形智能天线阵参数分析 | 第81-86页 |
| §6.3 圆形智能天线阵的互耦及补偿 | 第86-91页 |
| §6.4 圆形智能天线阵的优化设计与射频检验 | 第91-98页 |
| §6.5 结论 | 第98-99页 |
| 第7章 全文总结 | 第99-101页 |
| 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2-113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13-115页 |
| 附录Ⅰ | 第115-117页 |
| 附录Ⅱ | 第117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