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4页 |
·玉米病毒病的概况 | 第11页 |
·交互保护作用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1-18页 |
·同种病毒间的交互保护作用 | 第11-14页 |
·不同病毒间的交互保护作用 | 第14页 |
·植物病毒间的交互保护作用的机理 | 第14-18页 |
·玉米矮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技术 | 第19-23页 |
·荧光探针技术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TaqMan 探针 | 第20-22页 |
·SYBR Green 荧光染料 | 第22页 |
·绝对标准曲线法(Absolute Standard Curve) | 第22页 |
·相对标准曲线法(Relative Standard Curve) | 第22页 |
·扩增效率系统误差的校正 | 第22页 |
·绝对分子含量的计算 | 第22页 |
·相对分子含量的计算 | 第22-23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玉米矮花叶病毒CP 基因的克隆 | 第24-33页 |
·材料 | 第24页 |
·所需仪器和试剂耗材 | 第24-25页 |
·仪器 | 第24页 |
·菌种、质粒和试剂 | 第24-25页 |
·陕西分离物SCMV CP 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| 第25-29页 |
·病毒RNA 的提取和cDNA 的合成 | 第25页 |
·SCMV CP 基因的克隆 | 第25-26页 |
·PCR 产物纯化 | 第26页 |
·连接反应 | 第26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转化和筛选 | 第27页 |
·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27-28页 |
·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RNA 的提取及检测 | 第29页 |
·SCMV CP 基因的扩增 | 第29页 |
·SCMV CP 基因测序结果 | 第29-32页 |
·讨论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TEV 与SCMV 之间的交互保护作用 | 第33-44页 |
·材料 | 第33页 |
·供试植物材料 | 第33页 |
·供试毒源 | 第3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生物防治试验处理 | 第33页 |
·常规PCR 检测 | 第33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RT-PCR 法检测TEV 与SCMV 之间的交互保护作用 | 第33-3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1页 |
·生物学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PCR 检测结果 | 第38页 |
·Real-time PCR 检测结果 | 第38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4页 |
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设想 | 第44-4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44页 |
·研究设想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1页 |
获奖情况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