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14页 |
引言 | 第14-17页 |
第一部分:肾脏晚期缺血预适应大鼠模型的建立 | 第17-41页 |
第一节:比较不同缺血预处理方式对肾脏的近期保护作用 | 第17-25页 |
前言 | 第17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7-20页 |
结果 | 第20-23页 |
讨论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:探讨不同缺血预处理方式对肾脏的远期影响 | 第25-38页 |
前言 | 第25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25-31页 |
结果 | 第31-36页 |
讨论 | 第36-38页 |
小结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第二部分:晚期缺血预适应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| 第41-84页 |
第一节:IPC通过改变小管上皮细胞命运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| 第41-53页 |
前言 | 第41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41-44页 |
结果 | 第44-51页 |
讨论 | 第51-53页 |
第二节:IPC抑制NF-κB相关的炎症反应 | 第53-69页 |
前言 | 第53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53-63页 |
结果 | 第63-67页 |
讨论 | 第67-69页 |
第三节:IPC对肾组织血管活性物质和HIF-1α表达的影响 | 第69-79页 |
前言 | 第69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69-72页 |
结果 | 第72-77页 |
讨论 | 第77-79页 |
小结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综述:TNF-α和NF-κB在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| 第84-96页 |
附录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