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--工程水文学论文--洪水论文

河道、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估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8-9页
   ·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·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模型的发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洪灾风险研究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我国洪水风险分析与区划的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GIS在洪灾风险研究中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二章 河道、滞洪区洪水演进的一、二维衔接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4-20页
   ·基本控制方程第14-15页
   ·有限体积离散第15-19页
     ·有限体积算法的优点第15页
     ·有限体积算法的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有限体积法网格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连续方程的离散第17页
     ·动量方程的离散第17-19页
   ·河道、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网格的剖分第19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19-20页
第三章 大清河滞洪区的基本情况第20-37页
   ·大清河系概况第20-29页
     ·河道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·五洼概况第24-29页
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防洪工程现状第29-33页
     ·河道防洪标准第31页
     ·城市防洪标准第31页
     ·枢纽建筑物工程第31-33页
   ·大清河五洼滞洪区社会经济概况第33-36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6-37页
第四章 数学模型的应用与验证第37-54页
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洪水演进模型的建立第37-39页
   ·模型计算相关问题第39-47页
     ·阻水路堤及桥涵第39页
     ·糙率确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分洪口门第40页
     ·溢流与汇流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41-45页
     ·海水潮汐顶托作用模拟第45页
     ·基准面情况第45页
     ·洪水期模型渗流量的计算第45-47页
   ·模型的验证第47-53页
     ·一维河网洪水演进模型的验证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二维滞洪区洪水演进模型的验证第49-53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53-54页
第五章 不同频率洪水模拟计算分析第54-79页
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洪水调度原则第54-55页
   ·计算结果第55-63页
   ·洪水模拟分析第63-74页
     ·20 年一遇洪水第63-65页
     ·50 年一遇洪水第65-70页
     ·100 年一遇洪水第70-74页
   ·对主要堤防安全程度评价第74-75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75-79页
第六章 洪水风险图的研究与绘制第79-87页
   ·洪水风险的概念第79-80页
   ·绘制洪水风险图的方法第80-82页
     ·洪水风险图及其绘制方法简介第80页
     ·河道、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绘制方法第80-82页
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的洪水风险图第82-86页
  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洪水演进过程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的洪水风险图第84-86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86-87页
第七章 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第87-101页
   ·洪灾损失评估的理论第87-90页
     ·洪灾生命损失第87-88页
     ·洪灾经济损失第88-90页
   ·大清河五洼蓄滞洪区洪灾损失计算第90-97页
     ·大清河五洼蓄滞洪区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生命损失评估第91-93页
  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经济损失评估第93-97页
   ·大清河滞洪区灾害等级评估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灾害等级的模糊区划方法第97-99页
     ·大清河五洼滞洪区灾害等级评估第99-100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100-101页
第八章 洪水预报及实时调度系统的建立第101-111页
   ·GIS平台的应用第101-102页
   ·系统总体设计第102页
   ·系统数据流程第102-103页
   ·系统主要功能第103-110页
     ·信息查询功能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参数设定功能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·模拟计算功能第107页
     ·成果分析功能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洪水灾害评估第109-110页
   ·系统特点及创新点第110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110-111页
第九章 结语第111-114页
   ·结论第111-112页
   ·建议第112-114页
参考文献第114-118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8-119页
致谢第119页

论文共11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春天恒物流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
下一篇:不同母质紫色土水分特征及作物需水量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