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平发电机组并车仿真技术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透平发电机组并车仿真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| 第7-9页 |
| ·引言 | 第7页 |
| ·透平发电机组的发展及现状 | 第7-8页 |
| ·发电机组并车仿真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仿真技术概述 | 第9-11页 |
| ·仿真的概念及分类 | 第9-10页 |
| ·仿真的一般过程和建模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意义及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3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透平发电机组并车系统概述 | 第13-24页 |
| ·小区域电力系统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透平发电机组的并车原理 | 第14-19页 |
| ·发电机组并车概述 | 第14页 |
| ·发电机组并车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准同步并车条件分析 | 第15-19页 |
| ·手动准同步并车原理 | 第19-24页 |
| ·发电机组并车控制过程 | 第19-20页 |
| ·手动准同步并车的操作步骤 | 第20页 |
| ·相位调节原理 | 第20-23页 |
| ·同步指示器原理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章 透平发电机并车系统数学模型 | 第24-44页 |
| ·频率调节数学模型 | 第24-30页 |
| ·调速器的分类 | 第24-25页 |
| ·原动机转速控制数学模型 | 第25-29页 |
| ·速度调节器数学模型 | 第29-30页 |
| ·并车前的电压调节数学模型 | 第30-39页 |
| ·电压调节及励磁系统 | 第30-32页 |
| ·人工及自动励磁调节装置的原理 | 第32-35页 |
| ·电压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| 第35-39页 |
| ·冲击电流的计算模型 | 第39-44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 | 第39-41页 |
| ·同步发电机的端口方程 | 第41-42页 |
| ·冲击电流的计算模型 | 第42-44页 |
| 第四章 仿真系统硬件实现 | 第44-49页 |
| ·仿真系统概述 | 第44页 |
| ·仿真系统的硬件部分 | 第44-49页 |
| ·硬件设计 | 第44-47页 |
| ·模拟同步表设计 | 第47-49页 |
| 第五章 仿真系统软件实现及实验分析 | 第49-61页 |
| ·仿真系统软件部分 | 第49-53页 |
| ·Visual Basic监控系统 | 第49-50页 |
| ·数学模型软件实现 | 第50-53页 |
| ·接口实现 | 第53-58页 |
| ·VB和Matlab/Simulink的接口实现 | 第53-55页 |
| ·VB和PLC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 | 第55-58页 |
| ·实验分析 | 第58-61页 |
| ·实验参数 | 第58-59页 |
| ·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|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4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