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4页 |
1 引言 | 第14-20页 |
·研究问题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结构安排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2 出口退税的经济分析 | 第20-25页 |
·出口退税的经济思想溯源 | 第20-22页 |
·出口退税的依据 | 第22-25页 |
·间接税的转嫁性要求出口退税 | 第22页 |
·出口退税是间接税国际协调的重要方式 | 第22-23页 |
·增加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需要出口退税 | 第23页 |
·出口退税政策是WTO允许的一项贸易政策 | 第23-24页 |
·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| 第24-25页 |
3 出口退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| 第25-32页 |
·出口退税的静态福利效应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贸易小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福利效应 | 第25-26页 |
·贸易大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福利效应 | 第26-27页 |
·有关静态分析的几点结论 | 第27-28页 |
·出口退税的动态福利效应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出口退税产生的生产技术效应 | 第28-29页 |
·出口退税产生的劳动就业效应 | 第29-31页 |
·出口退税产生的财政收入效应 | 第31页 |
·出口退税的总效应分析 | 第31-32页 |
4 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2-44页 |
·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32-36页 |
·1949年至1978年:出口退税制度早期发展和停滞时期 | 第32页 |
·1979年至1994年:出口退税制度的恢复与形成时期 | 第32-33页 |
·1994年至今: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与调整时期 | 第33-36页 |
·中国出口退税发展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经济制度决定出口退税制度 | 第36页 |
·出口退税制度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意图 | 第36-37页 |
·财政状况是调整出口退税率的主要因素 | 第37-38页 |
·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现实问题 | 第38-44页 |
·出口退税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| 第38-39页 |
·出口退税政策缺乏与相关政策的必要协调与一致 | 第39页 |
·出口退税骗税现象造成严重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出口退税资金来源难以保障 | 第40-41页 |
·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4页 |
5 出口退税制度的国际比较 | 第44-49页 |
·国外出口退税制度介绍 | 第44-46页 |
·国际出口退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6-49页 |
·规范的增值税制是构建规范的出口退税制度的基础 | 第46页 |
·强化征管是完善出口退税管理的前提 | 第46-47页 |
·有效的监控网络和严惩偷漏骗税是实行出口退税的有力保证 | 第47-49页 |
6 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完善建议 | 第49-59页 |
·根据WTO的要求和我国现状,实施战略性出口退税政策 | 第49-52页 |
·充分考虑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 | 第49-50页 |
·合理制定中心出口退税率 | 第50页 |
·以适时性原则和先导性原则确定产业退税率 | 第50-51页 |
·以增值程度和技术含量程度设置产品出口退税率 | 第51页 |
·战略性出口退税政策要求适时调整 | 第51-52页 |
·出口退税中央地方分担制度完善对策 | 第52-53页 |
·寻求建立进出口贸易税收自我平衡机制 | 第53-54页 |
·建立合理机制,科学确定出口退税规模 | 第54页 |
·完善出口退税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 | 第54-57页 |
·我国出口退税方式的完善 | 第54-55页 |
·简化退税手续,缩短退税时间 | 第55页 |
·出口退税相关部门综合协调 | 第55-57页 |
·综合治理骗取出口退税 | 第57页 |
·加强立法,建立出口退税制度法律体系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