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6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的研究价值及实现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| 第16-34页 |
·理论概述 | 第16-18页 |
·P2P 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DTLS-VPN 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P2P 技术特点、优势和不足 | 第18-21页 |
·P2P 技术的特点 | 第18-20页 |
·P2P 系统的优势 | 第20页 |
·P2P 技术的不足 | 第20-21页 |
·P2P 对等网络模型 | 第21-26页 |
·非结构化的P2P 系统 | 第21-25页 |
·结构化P2P 系统 | 第25-26页 |
·P2P 对等计算关键技术 | 第26-32页 |
·资源检索技术 | 第26-30页 |
·NAT 穿越技术 | 第30-32页 |
·各种P2P 系统比较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基于集中式P2P结构的VPN系统研究与设计 | 第34-51页 |
·系统网络模型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本系统的优点 | 第35-36页 |
·系统设计预期目标 | 第36-38页 |
·系统支持的通信模式 | 第36-37页 |
·系统的功能目标 | 第37-38页 |
·系统的性能目标 | 第38页 |
·系统方案设计 | 第38-40页 |
·抽象逻辑架构 | 第38-39页 |
·拓扑结构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系统总体模块设计与分析 | 第40-48页 |
·总体模块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模块间通信 | 第43-48页 |
·系统模块分析 | 第48页 |
·系统服务器模式分析与设计 | 第48-50页 |
·服务模式分析与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输入输出模式分析与设计 | 第49页 |
·用户管理模式分析与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1-68页 |
·系统初始化 | 第51-55页 |
·配置信息 | 第51-52页 |
·用户管理模块 | 第52-53页 |
·虚拟IP 池模块 | 第53-54页 |
·系统服务器 | 第54-55页 |
·VPN 管理模块 | 第55-59页 |
·DTLS 协议的实现 | 第55-57页 |
·隧道功能实现 | 第57-58页 |
·隧道检测功能实现 | 第58-59页 |
·P2P 管理模块 | 第59-64页 |
·资源检索的实现 | 第59-60页 |
·资源分发功能的实现 | 第60-64页 |
·P2P 流量统计功能的实现 | 第64页 |
·即时通信模块 | 第64-66页 |
·即时信息转发功能 | 第64-65页 |
·组信息群发功能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本系统在青年交流社区中的测试与应用 | 第68-72页 |
·基本运行环境 | 第68-70页 |
·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部署 | 第68页 |
·客户端功能展示 | 第68-70页 |
·服务器 | 第70页 |
·运行测试与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