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研究
引言 | 第1-10页 |
第一部分 证据交换制度的价值探析 | 第10-14页 |
一、证据交换在保障诉讼公正方面的价值 | 第10-12页 |
(一) 证据交换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 | 第10-11页 |
(二) 证据交换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 | 第11-12页 |
二、证据交换在保障诉讼效率方面的价值 | 第12-14页 |
第二部分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 | 第14-24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 | 第14-16页 |
(一) 美国的证据交换制度 | 第14-16页 |
(二) 英国的证据交换制度 | 第16页 |
二、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 | 第16-20页 |
(一) 德国和日本准备程序中的证据交换 | 第17-19页 |
(二) 法国准备程序中的证据交换 | 第19-20页 |
三、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之比较 | 第20-24页 |
第三部分 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的问题 | 第24-28页 |
一、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| 第24-27页 |
二、实务方面存在的不足 | 第27-28页 |
第四部分 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 | 第28-45页 |
一、证据交换制度运作的基础 | 第28-30页 |
(一) 指导思想的转换 | 第28-29页 |
(二) 立法方面的完善 | 第29-30页 |
二、证据交换制度具体内容的完善 | 第30-39页 |
(一) 证据交换的适用范围 | 第30-33页 |
(二) 证据交换的机构设置 | 第33-34页 |
(三) 证据交换的方法 | 第34-36页 |
(四) 法官在证据交换中的作用 | 第36-37页 |
(五) 证据交换的操作程序 | 第37-38页 |
(六) 违反证据交换的制裁措施 | 第38-39页 |
三、证据交换制度实施的保障 | 第39-45页 |
(一) 诉答程序的健全 | 第39-40页 |
(二) 举证时限制度的改进 | 第40-43页 |
(三) 律师代理制度的发展 | 第43-44页 |
(四) 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