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页 |
1 理论基础与问题的提出 | 第9-24页 |
·身体自尊的含义 | 第9-10页 |
·身体自尊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5页 |
·身体自尊与自尊 | 第11-12页 |
·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 | 第12页 |
·身体自尊与体象障碍 | 第12-13页 |
·身体自尊与理想体象 | 第13-15页 |
·身体自尊的测量 | 第15-17页 |
·身体自我意识剖面图 | 第15-16页 |
·身体自尊量表 | 第16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7-21页 |
·现有研究的局限 | 第17-18页 |
·总体的研究设计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问题 | 第18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相关变量的界定 | 第21-24页 |
·体重指数 | 第21-22页 |
·媒体影响 | 第22页 |
·身体意识客观化 | 第22-23页 |
·自我接纳 | 第23页 |
·交往焦虑 | 第23-24页 |
2 研究一《身体意识客观化量表》的修订 | 第24-34页 |
·初始量表简介 | 第24-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量表翻译 | 第25页 |
·2 被试 | 第25页 |
·程序 | 第25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4页 |
·项目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27页 |
·项目筛选 | 第27-29页 |
·信、效度检验 | 第29-34页 |
3 研究二身体自尊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4-46页 |
·目的 | 第34页 |
·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测量的工具 | 第34-36页 |
·被试 | 第36-37页 |
·施测程序 | 第37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6页 |
·不同体重指数和期望偏差的差异比较 | 第37-39页 |
·不同现实体重指数被试的身体自尊比较 | 第39页 |
·媒体影响、交往焦虑、自我接纳、身体意识客观化和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交往焦虑、媒体影响、自我接纳、身体意识客观化与身体自尊的相关 | 第40-41页 |
·媒体影响、自我接纳、身体意识客观化和交往焦虑对身体自尊的影响 | 第41-46页 |
4 讨论 | 第46-55页 |
·男、女生在身体自尊及其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比较 | 第46-48页 |
·不同期望偏差在身体自尊及其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比较 | 第48-49页 |
·身体自尊及其影响因素 | 第49-55页 |
·媒体影响对身体自尊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身体意识客观化对身体自尊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·自我接纳、自我评价对身体自尊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交往焦虑对身体自尊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9页 |
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56-57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57页 |
·建议和展望 | 第57-59页 |
·构建互动的模型 | 第57-58页 |
·寻求方法上的突破 | 第58页 |
·拓展研究领域 | 第58页 |
·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附录 | 第65-70页 |
后记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