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大豆论文

大豆磷高效品种的筛选及磷高效生理机制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1.文献综述第9-18页
   ·磷营养效率的概念第9页
   ·植物磷效率基因型差异的一般表现第9-10页
   ·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第10-17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系形态的变化第10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际pH的变化第10-11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系分泌物的变化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变化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系分泌质子的变化第12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酸性磷酸酶的变化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VA菌根菌对根系侵染率的变化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系的吸收动力学差异的变化第14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根冠间物质分配的变化第14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植物磷转运子(Pi transporter)的诱导表达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植物体内源激素的变化第15页
     ·磷效率与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关系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不同品种对磷吸收和利用的差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低磷胁迫下不同品种对磷运转、分配和再利用的差异第16-17页
   ·磷高效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确定第17-18页
2.引言第18-19页
3 材料与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·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·品种筛选试验第19页
     ·磷高效生理机制试验第19页
   ·分析项目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土壤样品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植株样品的测定第20页
   ·主要试验分析项目与计算方法第20页
   ·数据处理方法第20-21页
4 结果与分析第21-32页
   ·不同大豆苗期磷效率的差异第21-24页
     ·供磷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苗期干物重、磷积累量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大豆不同品种苗期相对于物重与相对磷积累量、相对磷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不同大豆品种苗期相对干物重和相对磷素积累量的聚类分析第24页
   ·不同大豆品种成熟期磷效率的差异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供磷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成熟期籽粒重、磷积累量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不同大豆品种成熟期相对籽粒重与相对磷积累量、相对磷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第27页
     ·不同大豆品种成熟期相对籽粒重和相对磷素积累量的聚类分析第27页
   ·苗期磷效率和成熟期磷效率的一致性第27-28页
   ·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根冠比的差异第28页
   ·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不同部位磷含量的差异第28-29页
   ·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磷积累量和磷利用效率的差异第29-30页
   ·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不同部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第30页
   ·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根际土壤中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第30-32页
5.结论与讨论第32-34页
   ·结论第32-33页
   ·讨论第33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43页
英文摘要第43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施蛰存小说与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之比较研究
下一篇:女性的自我言说--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陈染与伍尔夫之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