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板式汽车制动检测台的研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题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题目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途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平板式汽车制动检测台总体方案论证 | 第16-29页 |
·汽车在制动台板上时的受力分析 | 第16-21页 |
·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平板式制动试验台设计方案 | 第23-26页 |
·平板式制动检测台的使用方法及特点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平板式汽车制动检测台机械系统设计 | 第29-46页 |
·总体尺寸确定 | 第29-33页 |
·制动板尺寸确定 | 第29-32页 |
·侧滑板尺寸确定 | 第32-33页 |
·材料的选择 | 第33页 |
·制动检测部分机械结构设计 | 第33-37页 |
·侧滑板的设计 | 第37-44页 |
·侧滑产生机理 | 第37-38页 |
·汽车侧滑检测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侧滑板机械结构设计 | 第41-44页 |
·总装配图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平板式制动检测台测控系统的设计 | 第46-79页 |
·硬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46-47页 |
·传感器的选择及其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| 第47-64页 |
·传感器的选择 | 第47-53页 |
·测力轴重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| 第53-56页 |
·制动力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| 第56-57页 |
·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V/I转换电路设计 | 第59-61页 |
·I/V转换电路设计 | 第61-62页 |
·隔离放大环节设计 | 第62-64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| 第64-68页 |
·原理框图 | 第64-65页 |
·硬件组成 | 第65-68页 |
·光电隔离数字量输入电路设计 | 第68-71页 |
·光电开关 | 第68-70页 |
·光电隔离电路设计 | 第70-71页 |
·硬件抗干扰设计 | 第71-74页 |
·上位机与单片机通信接口设计及程序清单 | 第74-77页 |
·接口设计 | 第74-75页 |
·通信程序清单 | 第75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5章 软件设计与数据处理 | 第79-98页 |
·软件设计 | 第79-91页 |
·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 | 第79-80页 |
·模块功能 | 第80-83页 |
·制动性能测试系统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| 第83-84页 |
·主控程序设计 | 第84-88页 |
·相应的软件实现 | 第88-91页 |
·制动检测台标度变换及数据处理 | 第91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6章 汽车制动力检测系统调试和试验研究 | 第98-108页 |
·微机测控系统的系统调试 | 第98-100页 |
·硬件调试 | 第98-99页 |
·软件调试 | 第99-100页 |
·试验验证及数据分析 | 第100-107页 |
·制动性能的试验过程 | 第100-103页 |
·数据分析及比较 | 第103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结论 | 第108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4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