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军事论文--中国军事论文--国防建设与战备论文--军事教育、军事训练论文

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的后备军官培养模式研究

目录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后备军官第12页
     ·培养模式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信息化战争第13-14页
   ·后备军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后备军官是信息化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后备军官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第15页
     ·后备军官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力量第15-16页
   ·信息化战争对后备军官的要求第16-19页
第二章 我国后备军官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·后备军官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培养方案不够完善第19页
     ·培养体制不够健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培养保障不够到位第20页
     ·培养目标不够统一第20页
     ·培养手段不够先进第20-21页
   ·后备军官培养模式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对后备军官培养紧迫性认识不足第21页
     ·培养目标不明第21页
     ·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大第21-22页
第三章 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的后备军官培养模式第22-37页
   ·培养目标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后备军官培养总目标第23页
     ·后备军官培养分目标第23-24页
   ·培养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坚持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·坚持培养“复合型”新型军事人才的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·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坚持以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目标的原则第25页
   ·培养体制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总体构想第25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第25-27页
     ·配套措施第27页
   ·培养过程第27-32页
     ·严格化入口管理第27页
     ·宽泛化学科设置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创新性培养方案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一体化课程体系第29页
     ·科学化教学内容第29-31页
     ·针对性训练手段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实践性任职教育第32页
   ·后备军官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法第32-37页
     ·综合素质测评方法的要素构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建立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规范测评的运行程序第34页
     ·拟定测评结果报告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测评结果的分析和应用第35-37页
第四章 后备军官与军校学员培养效果比较研究第37-43页
   ·建立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第37-38页
   ·建立培养效果评价标准第38-39页
   ·建立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及标准的有关说明第39-41页
   ·评价实例第41-43页
全文总结第43-44页
附录第44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理论成果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-2毒素抗独特型多抗的制备及无毒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的初步研制
下一篇:合成过氧化尿素工艺条件优化及稳定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