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部分CIMMYT玉米群体改良与利用的初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0页
英文摘要第10-12页
1 前言第12-2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3-22页
     ·我国玉米育种与种质资源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扩大种质利用的途径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外来种质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8-22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四个CIMMYT 改良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·P06101 群体不同轮次的改良效果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3-24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4-30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·田间试验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测交组合的配制第25页
     ·测交组合的鉴定第25页
     ·改良群体的鉴定第25-26页
   ·统计分析方法第26-30页
     ·方差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·配合力效应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·遗传增益第27页
     ·群体样本正态分布的偏-峰态检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第28-30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30-61页
   ·Pob45等四个改良CIMMYT 群体的研究第30-42页
     ·改良后群体自身性状的表现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群体本身各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测交组合的方差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配合力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·Pob101 群体混合改良效果分析第42-61页
     ·Pob101 群体不同轮次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第42-55页
     ·测交组合产量及遗传进度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群体各轮次配合力的变化第56-60页
     ·群体杂种优势的变化第60-61页
4 讨论第61-69页
   ·Pob45 等四个群体的综合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·四个群体自身性状第61-62页
     ·Pob45 等四个群体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表现第62-64页
   ·群体的改良与利用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群体的改良方向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群体的利用方向第65页
   ·Pob101 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效果第65-67页
     ·群体自身性状的改良效果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群体特征参数的变化第66页
     ·配合力的改良效果第66-67页
   ·群体Pob101 的利用潜力第67页
   ·关于CIMMYT 种质改良与利用的展望第67-69页
5 结论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技术企业绩效形成机理研究
下一篇:光纤陀螺稳定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