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科技政策制定及其与伦理的相关性 | 第14-20页 |
·科技政策与科技政策制定 | 第14-17页 |
·科技政策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科技政策的基本功能 | 第15-16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 | 第16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主体及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与伦理的相关性 | 第17-20页 |
·伦理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伦理分析的内涵 | 第18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伦理分析的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与伦理导向密切相关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我国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伦理问题 | 第20-27页 |
·“平等性”伦理标准的缺失 | 第20-22页 |
·“平等性”伦理标准 | 第20-21页 |
·“平等性”伦理标准的缺失导致垄断与歧视 | 第21-22页 |
·“公正性”伦理价值取向的缺失 | 第22-24页 |
·“公正性”伦理价值取向 | 第22-23页 |
·“公正性”伦理价值取向的缺失致使公平与效率的缺失 | 第23-24页 |
·“公共性”伦理精神的缺失 | 第24-27页 |
·“公共性”伦理精神 | 第24-25页 |
·“公共性”伦理精神的缺失引发“寻租”问题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我国科技政策制定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27-32页 |
·科技政策精英垄断制定模式的弊端 | 第27-28页 |
·科技政策精英垄断制定模式 | 第27页 |
·科技政策精英垄断制定模式导致伦理精神与标准的缺失 | 第27-28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主体实现利益过程中的价值偏失 | 第28-29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人员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| 第28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机构谋求利益扩张 | 第28-29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制度伦理的缺失 | 第29-30页 |
·政策制度伦理及其重要性 | 第29-30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制度伦理的缺失及其危害 | 第30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伦理评估的缺乏 | 第30-32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评估与科技政策制定伦理评估 | 第30-31页 |
·科技政策制定伦理评估的缺乏及其影响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解决我国科技政策制定中伦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| 第32-39页 |
·加快科技政策制定模式的转型 | 第32-34页 |
·转变思想观念 | 第33页 |
·提高社会公众的科技素养 | 第33页 |
·改革创新科技政策制定机制 | 第33-34页 |
·提高科技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水平 | 第34-35页 |
·加强科技政策制定人员的道德修养 | 第34-35页 |
·加强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,确保科技政策制定组织的伦理责任 | 第35页 |
·加强科技政策制定制度的伦理导向和道德关怀 | 第35-37页 |
·加强科技政策制定制度的伦理化建设 | 第36页 |
·加强伦理道德观念在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制度化 | 第36-37页 |
·健全和完善科技政策制定伦理评估体系 | 第37-39页 |
·明确伦理评估的标准 | 第37-38页 |
·科学设立伦理评估组织 | 第38页 |
·坚持伦理评估的规范化、程序化和制度化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44-4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