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薄板冲压件翻边/修边研究概述 | 第10-12页 |
| ·翻边/修边基本概念 | 第10-11页 |
| ·影响翻边零件修边线的主要因素 | 第11-12页 |
| ·汽车覆盖件模具CAD/CAE/CAM 技术发展概况 | 第12-15页 |
| ·发达国家薄板成形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CAE 技术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| 第15-16页 |
| ·小结 | 第16-17页 |
| 第2 章修边/翻边变形分析 | 第17-28页 |
| ·翻边件的形状特点 | 第17-18页 |
| ·翻边变形性质及翻边极限 | 第18-24页 |
| ·直翻边变形性质 | 第18-19页 |
| ·纯翻边变形的应力应变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·凹曲线翻边(内曲拉伸翻边)极限 | 第22-23页 |
| ·凸曲线翻边(外曲收缩翻边)极限 | 第23-24页 |
| ·翻边成形对修边工艺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拉深件外部工艺补充部分修边 | 第24-25页 |
| ·拉深件内部工艺补充部分修边 | 第25页 |
| ·修边工艺设计 | 第25-27页 |
| 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翻边展开及修边轮廓线的计算方法 | 第28-39页 |
| ·确定切边模轮廓的传统方法 | 第28页 |
| ·翻边展开线的几何算法 | 第28-31页 |
| ·纯几何展开法 | 第28-29页 |
| ·半解析模面设计法 | 第29-31页 |
| ·翻边展开数学模型 | 第31-38页 |
| ·Nishimura 翻边展开计算的数学模型 | 第31-34页 |
| ·C.T.Wang 的翻边展开数学模型 | 第34-38页 |
| 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误差修正法在翻边零件修边线计算中的应用 | 第39-50页 |
| ·有限元切边算法研究 | 第39-45页 |
| ·有限元网格映射法 | 第40-41页 |
| ·AIA 算法 | 第41-45页 |
| ·基于变形路径的误差修正法 | 第45-49页 |
| ·方法原理 | 第46-47页 |
| ·定义尺寸偏差 | 第47-48页 |
| ·结果评定 | 第48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5章 计算实例 | 第50-62页 |
| ·地板横梁支架修边线计算 | 第50-54页 |
| ·大梁中段修边线计算 | 第54-57页 |
| ·后地板前板多步冲压成形 | 第57-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| 附录 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