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数值模拟及传热传质系数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直接蒸发冷却 | 第10-11页 |
·间接蒸发冷却 | 第11-13页 |
·直接-间接蒸发冷却 | 第13页 |
·复合式蒸发冷却 | 第13页 |
·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热质交换计算理论 | 第14-16页 |
·流动形式与换热器结构 | 第16页 |
·强化传热 | 第16-17页 |
·综合性能评价 | 第17页 |
·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| 第19-25页 |
·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结构 | 第19页 |
·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物理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21-25页 |
·控制方程 | 第21-23页 |
·边界条件的数学描述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湍流数值模拟 | 第25-36页 |
·湍流物理量时均值 | 第25-26页 |
·Boussinesq近似与雷诺应力输运模型 | 第26页 |
·湍流模型 | 第26-30页 |
·Spalart-Allmaras单方程模型 | 第27页 |
·标准k-ε模型 | 第27页 |
·低 Re数 k-ε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重整化群 k-ε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可实现 k-ε模型 | 第29页 |
·剪切应力输运 k-ω模型 | 第29-30页 |
·湍流模型中的传热与传质 | 第30页 |
·近壁面处理 | 第30-36页 |
·壁面函数法与近壁面模型法 | 第31-34页 |
·湍流计算中近壁处理对网格的要求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数值求解 | 第36-43页 |
·无因次化处理 | 第36-38页 |
·控制方程的无因次化 | 第36-37页 |
·边界条件的无因次化 | 第37-38页 |
·模拟方法 | 第38-43页 |
第5章 层流与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3-53页 |
·计算结果的比较 | 第43-52页 |
·速度分布 | 第44-45页 |
·温度分布 | 第45-49页 |
·水蒸汽质量分数分布 | 第49页 |
·湍流脉动动能与耗散率分布 | 第49-50页 |
·摩擦系数 | 第50-51页 |
·换热效率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传热传质系数研究 | 第53-62页 |
·局部 Nu数和局部 Sh数分布 | 第53-58页 |
·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 | 第58-60页 |
·平均 Nu数与平均 Sh数拟合关系式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7章 综合性能分析 | 第62-74页 |
·间接蒸发冷却器的(火用)分析 | 第62-68页 |
·(火用)损失 | 第62-67页 |
·(火用)效率 | 第67-68页 |
·综合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68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