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5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专家系统简介 | 第10-11页 |
·实时性简介 | 第11页 |
·实时性的定义 | 第11页 |
·实时专家系统的特点 | 第11页 |
·焊接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焊接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焊接专家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开发工具 | 第15-25页 |
·焊接专家系统的要素 | 第15-16页 |
·知识的表示 | 第16-19页 |
·控制策略 | 第19-20页 |
·研华数据采集卡PCL-818HD简介 | 第20-21页 |
·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| 第21-25页 |
·系统开发语言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·Visual C++6.0进行数据库开发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Access 2000简介 | 第23页 |
·SQL语言简介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焊接专家系统知识库和机器学习模块的建立 | 第25-34页 |
·系统总体功能实现 | 第25-26页 |
·知识库管理功能模块 | 第26-31页 |
·字典数据库 | 第29页 |
·规则数据库 | 第29-31页 |
·焊接母材数据库 | 第31页 |
·坡口管理数据库 | 第31页 |
·机器学习模块 | 第31-34页 |
·机器学习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| 第31-32页 |
·机器学习的主要策略 | 第32页 |
·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32页 |
·机器学习的具体实现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焊接成本核算模块 | 第34-39页 |
·产品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| 第34页 |
·焊接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页 |
·焊接成本计算的两种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成本计算方法一 | 第34-36页 |
·成本计算方法二 | 第36-37页 |
·本焊接专家系统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及实现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专家系统和单片机的通信模块 | 第39-56页 |
·专家系统数据通信的必要性 | 第39页 |
·数据通信的目的和必要性 | 第39页 |
·数据通信的实验设备 | 第39页 |
·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| 第39-42页 |
·数据通信的概念和通信方式分类 | 第39-40页 |
·串行数据通信方式 | 第40-41页 |
·串—并转换与设备同步 | 第41页 |
·串行通信协议 | 第41-42页 |
·串行通信的上位机程序设计 | 第42-50页 |
·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和线程、进程的实现 | 第42-45页 |
·系统实现串行通信的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串行通信的上位机实现 | 第46-50页 |
·串行通信的下位机程序设计 | 第50-56页 |
·硬件基础 | 第50-52页 |
·RS232通信标准 | 第52-53页 |
·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 | 第53页 |
·串行通信的下位机实现 | 第53-56页 |
第六章 研华工控机模拟量输出的实现 | 第56-63页 |
·实现模拟量输出的硬件基础 | 第56-59页 |
·PCL-818HD数据采集卡性能介绍 | 第56页 |
·PCL-818HD外接端子板PCLD-8115介绍 | 第56-57页 |
·板卡的安装和测试过程 | 第57-59页 |
·模拟量输出的软件实现 | 第59-63页 |
·Visual C++ DLL动态链接库 | 第59页 |
·PCL-818 HD函数及成员变量 | 第59-60页 |
·系统DLL动态链接库的使用 | 第60-61页 |
·模拟量输出的软件实现 | 第61-63页 |
结论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