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非金属材料论文--高分子材料论文

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绪论第11-31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·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热点第14-27页
     ·硫氰根离子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15-20页
     ·芳香羧酸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氰根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叠氮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其它构建单元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27页
   ·三唑类化合物研究热点第27-29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成果第29-31页
2 硫氰根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第31-79页
   ·[M(L)_3Hg(SCN)_4]配合物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31-42页
   ·[Mn(Im)_2Hg(SCN)_4](3)的制备、及结构表征第42-46页
     ·[Mn(Im)_2Hg(SCN)_4]的合成第42页
     ·[Mn(Im)_2Hg(SCN)_4]的晶体结构第42-46页
   ·[M(L)_2(SCN)_2]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46-58页
   ·[M(L)_n(SCN)_2]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58-7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8-79页
3 芳香羧酸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79-97页
   ·[Cu(TA)(N-MeIm)2](12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79-83页
     ·[Cu(TA)(N-MeIm)_2]的合成第79页
     ·[Cu(TA)(N-MeIm)_2]的晶体结构第79-83页
     ·[Cu(TA)(N-MeIm)_2]的热性能研究第83页
   ·[Zn(PHT)(N-MeIm)_2](13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83-88页
     ·[Zn(PHT)(N-MeIm)_2]的合成第83-84页
     ·[Zn(PHT)(N-MeIm)_2]的晶体结构第84-88页
   ·[(bpy)Cu(pba)_2·H_2O]·0.5H_2O(14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88-96页
     ·[(bpy)Cu(pba)_2·H_2O]·0.5H_2O的合成第88-89页
     ·[(bpy)Cu(pba)_2·H_2O]·0.5H_2O的晶体结构第89-92页
     ·[(bpy)Cu(pba)_2·H_2O]·0.5H_2O的热性能研究第92-93页
     ·[(bpy)Cu(pba)_2·H_2O]·0.5H_2O的生物活性研究第93-9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6-97页
4 氰根桥联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第97-109页
   ·[Cu_3(en)_2(CN)_4·H_2O](15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97-102页
     ·[Cu_3(en)_2(CN)_4·H_2O]的合成第97页
     ·[Cu_3(en)_2(CN)_4·H_2O]的红外光谱分析第97页
     ·[Cu_3(en)_2(CN)_4·H_2O]的晶体结构第97-101页
     ·[Cu_3(en)_2(CN)_4·H_2O]的热性能研究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[Cu_3(en)_2(CN)_4·H_2O]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2页
   ·[Cu(TPPT)(CN)](16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102-108页
     ·[Cu(TPPT)(CN)]的合成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[Cu(TPPT)(CN)]的晶体结构第103-10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8-109页
5 叠氮形成的配合物第109-121页
   ·[Zn(N3)(PyCOO)](17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[Zn(N3)(PyCOO)]的合成第109页
     ·[Zn(N3)(PyCOO)]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[Zn(N3)(PyCOO)]的晶体结构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·[Zn(N3)(PyCOO)]的热性能研究第113页
   ·[Ag(N_3)(2-MeIm)_2·H_2O](18)的制备、结构及性能研究第113-119页
     ·[Ag(N_3)(2-MeIm)_2·H_2O]的合成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[Ag(N_3)(2-MeIm)_2·H_2O]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14页
     ·[Ag(N_3)(2-MeIm)_2·H_2O]的晶体结构第114-118页
     ·[Ag(N_3)(2-MeIm)_2·H_2O]的热性能研究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[Ag(N_3)(2-MeIm)_2·H_2O]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1页
6 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第121-153页
   ·含硫代酰胺基的新三唑配体的的合成、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第121-139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25-139页
   ·含酯基的新三唑类配体的合成、表征及生物活性第139-152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140-14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43-1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2-153页
结论第153-155页
参考文献第155-175页
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75-177页
致谢第177页

论文共1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茶树菇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
下一篇:宿豫区“十一五”经济发展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