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现代制造的协同物流多要素模型与应用研究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32页 |
引言 | 第12页 |
·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12-20页 |
·物流理念的演变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物流供应链建模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物流供应链协同优化 | 第16-18页 |
·物流信息协同技术 | 第18-20页 |
·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20页 |
·协同物流的产生背景 | 第20-24页 |
·物流管理发展趋势的必然 | 第20-21页 |
·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企业竞争策略向协同竞争转变 | 第23-24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24-28页 |
·课题的项目支持 | 第24-25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25-27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7-28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协同物流网络的系统分析方法 | 第32-50页 |
引言 | 第32页 |
·协同物流理念概述 | 第32-37页 |
·协同物流的内涵 | 第32-34页 |
·协同物流的基本思想 | 第34-35页 |
·协同物流的管理学原理 | 第35-37页 |
·协同物流网络的组织机制 | 第37-40页 |
·协同物流网络的组织形式 | 第37-38页 |
·协同物流网络的组织特征 | 第38-40页 |
·协同物流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| 第40页 |
·协同物流网络的有序度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系统的结构有序度 | 第40-42页 |
·系统的运行有序度 | 第42-43页 |
·系统效率与有序度 | 第43-44页 |
·协同物流要素的多维空间分析方法 | 第44-49页 |
·基于时间的业务协同 | 第45-46页 |
·基于成本的业务协同 | 第46-47页 |
·基于效能的业务协同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持续发展的业务协同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协同物流的时间协调方法研究 | 第50-72页 |
引言 | 第50页 |
·协同物流的时间管理 | 第50-54页 |
·物流时间构成 | 第51-52页 |
·物流时间的压缩策略 | 第52-53页 |
·协同物流的时间竞争力 | 第53-54页 |
·时间最优的协调决策问题 | 第54-57页 |
·物流 TBC研究回顾 | 第55页 |
·基于时间的协调决策模型 | 第55-57页 |
·模型求解的病毒进化算法 | 第57-62页 |
·染色体编码 | 第58页 |
·适应度函数 | 第58-59页 |
·种群的进化操作 | 第59-60页 |
·算法实现与仿真 | 第60-62页 |
·协同物流管线的时间控制技术 | 第62-66页 |
·协同物流的管线观 | 第62-63页 |
·时间叠加技术与管线性能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协同物流的敏捷管理方法 | 第66-69页 |
·协同物流的敏捷性 | 第67-68页 |
·敏捷性能的要素均衡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第四章 协同物流的成本协调方法研究 | 第72-88页 |
引言 | 第72页 |
·物流成本构成及特征 | 第72-75页 |
·物流成本构成体系 | 第72-73页 |
·物流的成本性态 | 第73-74页 |
·协同物流的成本优势 | 第74-75页 |
·协同物流成本控制的溢出效应 | 第75-81页 |
·协同物流的成本控制原理 | 第76-77页 |
·协同物流成本的溢出效应 | 第77-81页 |
·物流成本的协调决策模型 | 第81-83页 |
·成本协调模型的求解方法 | 第83-87页 |
·染色体及适应度函数 | 第83-84页 |
·群体进化操作 | 第84-85页 |
·算法性能分析 | 第85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五章 协同物流的效能协调策略研究 | 第88-106页 |
引言 | 第88页 |
·协同物流效能的诠释 | 第88-91页 |
·物流成本/质量模式 | 第88-90页 |
·协同物流的效能优势 | 第90-91页 |
·基于效益协同的物流网络模型 | 第91-95页 |
·物流活动及其关系模型 | 第91-92页 |
·协同物流的资源/活动描述 | 第92-93页 |
·效益协同的物流网络模型 | 第93-95页 |
·效益协同的物流外包决策 | 第95-98页 |
·协同效应的实现 | 第96-97页 |
·Win-Win机制的实现 | 第97-98页 |
·效益转移支付的协同物流对策 | 第98-101页 |
·物流供需协调机制 | 第98-99页 |
·效益转移的博弈策略 | 第99-101页 |
·物流效率均衡的协调博弈 | 第101-103页 |
·效率均衡的影响因素 | 第101-102页 |
·协同物流效率的协调均衡 | 第102-10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6页 |
第六章 协同物流持续发展的演化机制研究 | 第106-124页 |
引言 | 第106页 |
·协同物流的势函数演化 | 第106-110页 |
·协同学的演化原理 | 第107页 |
·协同物流的演化方程 | 第107-108页 |
·投资协同的势函数分析 | 第108-109页 |
·流程协同的势函数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·物流网络持续发展的协同进化机制 | 第110-116页 |
·进化理论与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| 第111-112页 |
·物流网络的协同进化模型 | 第112-113页 |
·物流协同进化的动态过程 | 第113-116页 |
·协同物流的持续进化能力 | 第116-119页 |
·网络整体的进化能力 | 第116-117页 |
·网络成员的进化能力 | 第117-118页 |
·各方约束协作机制 | 第118-119页 |
·物流网络持续发展的进化博弈 | 第119-123页 |
·进化博弈论概述 | 第119-120页 |
·物流网络的进化博弈过程 | 第120-1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第七章 面向机械制造业的协同物流应用 | 第124-142页 |
引言 | 第124页 |
·机械制造业的物流技术创新策略 | 第124-127页 |
·机械制造业的物流运作模式 | 第124-125页 |
·机械制造业的物流特点及趋势 | 第125-126页 |
·机械制造业的物流管理技术创新 | 第126-127页 |
·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战略探讨 | 第127-129页 |
·我国机械制造业物流发展现状 | 第127-128页 |
·机械制造业的协同物流战略措施 | 第128-129页 |
·汽车制造业的协同物流解决方案 | 第129-133页 |
·我国汽车物流发展概况 | 第129-130页 |
·汽车行业的协同物流体系 | 第130-131页 |
·汽车物流的协同配送模式 | 第131-132页 |
·上海地区汽车协同物流的方案分析 | 第132-133页 |
·物流装备业的协同物流企业应用 | 第133-140页 |
·我国物流装备的市场分析 | 第133-134页 |
·湖州德马物流公司概况 | 第134-135页 |
·德马公司的物流运作问题 | 第135-136页 |
·德马公司物流协同方案 | 第136-137页 |
·方案应用效果分析 | 第137-1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0-142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42-146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42-144页 |
·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| 第142-144页 |
·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4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144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54页 |
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 | 第154-156页 |
致谢 | 第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