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天然气脱硫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9-11页 |
·可再生溶剂脱硫工艺 | 第9-10页 |
·其他天然气脱硫工艺技术 | 第10页 |
·天然气脱硫工艺方法的选择 | 第10-11页 |
·工艺流程模拟技术 | 第11-13页 |
·工艺流程模拟软件的作用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工艺流程模拟软件简介 | 第12页 |
·国内工艺流程模拟软件 | 第12-13页 |
·最优化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最优化方法数学模型 | 第13-14页 |
·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| 第14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研究路线和关键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2 气体物性计算模型和选择性脱硫工艺反应原理 | 第17-28页 |
·天然气脱硫工艺设计中的状态方程 | 第17-20页 |
·状态方程研究现状与对比 | 第17-18页 |
·SHBWR状态方程 | 第18-20页 |
·利用SHBWR状态方程进行基础物性计算 | 第20-23页 |
·密度计算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焓差计算模型 | 第21页 |
·熵差计算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气相逸度计算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气-液平衡常数计算模型 | 第23页 |
·H_2S-CO_2-R_3N-H_2O体系平衡反应原理 | 第23页 |
·H_2S-CO_2-R_3N-H_2O体系平衡溶解度的计算模型 | 第23-25页 |
·MDEA溶液的性质 | 第25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选择性脱硫工艺流程中主要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8-62页 |
·MDEA选择性吸收脱硫工艺流程 | 第28-31页 |
·分离器单元模拟数学模型 | 第31-35页 |
·立式两相分离器 | 第31-34页 |
·卧式两相分离器 | 第34-35页 |
·吸收塔单元模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| 第35-41页 |
·吸收塔单元模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6页 |
·吸收塔单元模拟数学模型的求解思路 | 第36-39页 |
·塔体关键参数对脱硫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节流阀单元模拟数学模型 | 第41-43页 |
·闪蒸罐单元模拟数学模型 | 第43-46页 |
·换热器单元模拟数学模型 | 第46-49页 |
·再生塔单元模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| 第49-55页 |
·溶液再生塔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1页 |
·溶液再生塔数学模型的求解 | 第51-55页 |
·离心泵单元模拟数学模型 | 第55-56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系统模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| 第56-61页 |
·序贯模块法 | 第56-57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系统模拟数学模型 | 第57-59页 |
·模拟数学模型的求解 | 第59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4 天然气脱硫装置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| 第62-78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系统优化设计模型 | 第62-66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优化设计模型目标函数 | 第62-63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优化设计模型约束条件 | 第63-66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中各设备单元经济模型 | 第66-73页 |
·吸收塔塔体经济模型 | 第66-67页 |
·再生塔塔体经济模型 | 第67-68页 |
·冷凝器经济模型 | 第68-69页 |
·再生塔重沸炉经济模型 | 第69-70页 |
·离心泵经济模型 | 第70-72页 |
·热交换器经济模型 | 第72页 |
·MDEA溶剂费用 | 第72-73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中优化决策变量的确定 | 第73-74页 |
·系统优化模型的求解 | 第74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5 天然气脱硫装置优化设计软件的研制 | 第78-88页 |
·软件运行环境 | 第78页 |
·软件环境 | 第78页 |
·硬件环境 | 第78页 |
·软件主要功能介绍 | 第78-88页 |
·文件菜单类 | 第79-80页 |
·单元设备分析类 | 第80-84页 |
·单元设备经济分析类 | 第84-87页 |
·系统优化设计类 | 第87-88页 |
6 应用实例 | 第88-94页 |
·天然气脱硫装置拟建设规模、原料气组成介绍 | 第88页 |
·天然气处理厂脱硫装置工艺指标 | 第88-89页 |
·脱硫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| 第89页 |
·脱硫装置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| 第89-94页 |
7 结论和建议 | 第94-96页 |
·结论 | 第94页 |
·建议 | 第94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答辩委员会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