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引言 | 第1-17页 |
·流感的发展历史 | 第8页 |
·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| 第8-11页 |
·流感病毒病原结构 | 第8页 |
·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| 第8-11页 |
·流感病毒的复制 | 第11页 |
·猪流感简介 | 第11-13页 |
·猪流感的历史事件 | 第12页 |
·猪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产生导致人流感大流行病毒株的可能机制 | 第13页 |
·猪作为中间宿主 | 第13页 |
·AIV直接传播给人 | 第13页 |
·A型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| 第13-16页 |
·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的发展过程 | 第14-15页 |
·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猪流感病毒Swine/Fujian/F1/01(H5N1)序列测定及遗传演化分析 | 第17-33页 |
·材料 | 第17页 |
·病毒 | 第17页 |
·SPF鸡胚 | 第1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7页 |
·引物 | 第17页 |
·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病毒增殖和血清学鉴定 | 第17页 |
·病毒RNA的提取 | 第17-18页 |
·RT-PCR | 第18页 |
·PCR产物回收和纯化 | 第18-19页 |
·PCR产物直接测序 | 第19页 |
·病毒核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结果 | 第20-30页 |
·病毒RNA的RT-PCR产物电泳鉴定结果 | 第20-21页 |
·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与各基因的分子遗传衍化分析 | 第21-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3页 |
·HA基因 | 第30-31页 |
·NA基因 | 第31页 |
·内部基因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猪流感病毒SWINE/FUJIAN/F1/01(H5N1)对鸡的致病性实验 | 第33-37页 |
·材料 | 第33页 |
·病毒分离株 | 第33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3页 |
·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病毒的鸡胚半数感染量(EID_(50))的测定 | 第33页 |
·病毒对鸡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(IVPI)的测定 | 第33页 |
·病毒对鸡的鼻腔感染试验及病毒对鸡的组织嗜性试验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病毒EID_(50)测定结果 | 第34页 |
·病毒静脉接种致病指数(IVPI)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病毒对鸡的鼻腔感染试验和对鸡的组织嗜性试验结果 | 第35页 |
·讨论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猪流感病毒Swine/Fujian/F1/01(H5N1)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| 第37-44页 |
·材料 | 第37-38页 |
·病毒 | 第37页 |
·鸡胚 | 第37页 |
·pBD载体 | 第3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7页 |
·引物 | 第37-38页 |
·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病毒RNA提取、反转录与PCR | 第38页 |
·重组pBD质粒的构建 | 第38-40页 |
·病毒的拯救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 | 第41-43页 |
·病毒RNA的RT–PCR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Klenow大片段酶处理pBD载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| 第42页 |
·粗提pBD克隆质粒PCR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| 第42页 |
·阳性pBD克隆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阳性pBD克隆质粒序列测定结果 | 第43页 |
·救获病毒鉴定结果 | 第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