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民电影》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导言 | 第7-17页 |
第一节 “文革文学”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8-12页 |
第二节 《人民电影》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《人民电影》的基本状况 | 第17-37页 |
第一节 《人民电影》的前世今生 | 第17-24页 |
第二节 《人民电影》的整体面貌 | 第24-37页 |
一、强烈的政治意味 | 第25-27页 |
二、鲜明的群众色彩 | 第27-31页 |
三、丰富的文学内涵 | 第31-37页 |
第二章 《人民电影》“文革”后的补救策略 | 第37-61页 |
第一节 批评与自我批评 | 第37-52页 |
一、对“四人帮”的集中批判 | 第39-42页 |
二、对“四人帮”的样板电影的批判 | 第42-47页 |
三、对“四人帮”的理论的批判 | 第47-52页 |
第二节 归来与再现 | 第52-61页 |
一、对逝者的纪念 | 第52-53页 |
二、复映片的上映 | 第53-58页 |
三、对外国影片和技术的介绍 | 第58-61页 |
第三章 对《人民电影》的历史反思 | 第61-75页 |
第一节 缺失人性的道德批判 | 第61-65页 |
一、道德批判的过度 | 第61-63页 |
二、无人忏悔的作者 | 第63-65页 |
第二节 丧失标准的政治先行 | 第65-69页 |
一、适应形势的改头换面 | 第65-67页 |
二、难以去除的历史痕迹 | 第67-69页 |
第三节 迷失方向的文艺创作 | 第69-75页 |
一、转折时期的尴尬发言 | 第69-71页 |
二、跨越时代的永恒命题 | 第71-75页 |
结语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后记 | 第80-82页 |
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