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儿童游戏和游戏活动空间的设计研究
| 1. 引言 | 第1-10页 |
| 2. 儿童游戏和儿童发展 | 第10-20页 |
| ·儿童游戏 | 第10-13页 |
| ·游戏的产生 | 第10页 |
| ·游戏理论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| ·游戏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游戏的特征 | 第12页 |
| ·游戏水平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儿童游戏和儿童发展 | 第13-18页 |
| ·感受意识 | 第13-14页 |
| ·行为能力 | 第14页 |
| ·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| 第14-15页 |
| ·社会能力 | 第15页 |
| ·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| 第15-16页 |
| ·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| 第16-17页 |
| ·影响儿童记忆的因素 | 第17页 |
| ·情绪 | 第17-18页 |
| ·儿童游戏的分类 | 第18页 |
| ·儿童游戏不同的发展阶段 | 第18页 |
| ·户外活动与室内活动 | 第18-20页 |
| ·户外活动的优势 | 第19页 |
| ·室内活动的户外化 | 第19-20页 |
| 3 城市儿童户外游乐场所特征 | 第20-46页 |
| ·城市儿童年龄特征与设计 | 第20-29页 |
| ·游乐场所设计依据 | 第29-35页 |
| ·设计贴近自然 | 第29页 |
| ·场地元素 | 第29-35页 |
| ·常规的儿童游乐设施分类 | 第35-39页 |
| ·坐骑式 | 第35-36页 |
| ·走跳式 | 第36页 |
| ·爬缘式 | 第36页 |
| ·竖攀式 | 第36-37页 |
| ·摆动式 | 第37页 |
| ·转动式 | 第37页 |
| ·滑动式 | 第37-38页 |
| ·运动式 | 第38页 |
| ·迷园 | 第38页 |
| ·多功能(连接游戏) | 第38-39页 |
| ·折装式 | 第39页 |
| ·智能式 | 第39页 |
| ·按年龄分类适合的儿童的游戏类型 | 第39页 |
| ·常规传统游乐设施的改善 | 第39-41页 |
| ·连接游戏 | 第39-40页 |
| ·弹性器材 | 第40页 |
| ·适龄的活动环境和不同层次的挑战 | 第40-41页 |
| ·儿童活动场地的植物选择与搭配 | 第41-46页 |
| ·树种选择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| ·植物选择与搭配 | 第42-46页 |
| 4 城市儿童活动场地 | 第46-68页 |
| ·居住区的儿童游乐场地 | 第46-54页 |
| ·国外居住区的儿童游乐场地的发展过程 | 第46-47页 |
| ·我国居住区建设与儿童游乐发展的五个阶段 | 第47-48页 |
| ·居住区儿童游戏的基本特点 | 第48-49页 |
| ·居住区的儿童游乐场地的类型 | 第49-53页 |
| ·居住区儿童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53-54页 |
| ·街道儿童游乐环境设计 | 第54-57页 |
| ·儿童在街道活动的特点 | 第54-55页 |
| ·街道儿童环境设计 | 第55-57页 |
| ·城市公共绿地中儿童活动场所 | 第57-68页 |
| ·传统游戏场 | 第59-60页 |
| ·现代化游戏场 | 第60-63页 |
| ·冒险性游戏场 | 第63-68页 |
| 5 残障儿童和机构儿童的游戏场所设计 | 第68-73页 |
| ·智力不足与游乐 | 第68-69页 |
| ·盲哑童 | 第69页 |
| ·行为障碍儿童和游戏疗法 | 第69-70页 |
| ·肢体残障儿童 | 第70-73页 |
| 6 游戏场地的安全 | 第73-78页 |
| ·游戏场的不安全因素 | 第73页 |
| ·游戏场的不安全因素的原因 | 第73页 |
| ·儿童主体之间的安全干扰 | 第73页 |
| ·培养安全意识 | 第73-74页 |
| ·如何避免危险因素 | 第74-76页 |
| ·从设计角度上 | 第74-75页 |
| ·从管理维护角度上 | 第75-76页 |
| ·安全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影响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