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引言 | 第1-15页 |
·项目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·事务恢复策略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8-9页 |
·事务系统的概述 | 第9-13页 |
·事务系统的并发控制 | 第10页 |
·事务系统的恢复机制 | 第10-13页 |
·论文工作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组织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事务恢复机制在DBMS 中的实现 | 第15-29页 |
·事务管理器 | 第15-16页 |
·日志管理器 | 第16-20页 |
·日志管理器的功能 | 第16页 |
·日志的作用 | 第16页 |
·日志先写协议(WAL) | 第16-17页 |
·日志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·检查点 | 第18-20页 |
·各种系统采用的日志管理方法 | 第20页 |
·恢复管理器 | 第20-28页 |
·恢复管理器的功能 | 第20页 |
·缓冲区管理策略对恢复策略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系统恢复策略的比较 | 第21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PostgreSQL 事务恢复管理器的分析与改进设计 | 第29-54页 |
·PostgreSQL 的功能模块概述 | 第29-31页 |
·PostgreSQL 的事务系统 | 第31-32页 |
·PostgreSQL 的事务管理器 | 第32-33页 |
·PostgreSQL 的多版本时间戳模型 | 第33-35页 |
·与多版本时间戳模型相关的存储管理 | 第33-34页 |
·多版本并发控制的理论 | 第34页 |
·PostgreSQL 中多版本机制的实现 | 第34-35页 |
·PostgreSQL 日志管理器的分析与改进设计 | 第35-50页 |
·事务状态(clog)日志管理 | 第36页 |
·redo 日志管理器的实现 | 第36-40页 |
·redo 日志管理器的改进设计 | 第40-43页 |
·检查点的实现 | 第43-46页 |
·检查点的改进设计 | 第46-50页 |
·PostgreSQL 的恢复管理器的改进设计 | 第50-53页 |
·PostgreSQL 的恢复管理器 | 第50-52页 |
·恢复算法的改进方案 | 第52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改进方案的实现 | 第54-73页 |
·设计目的和原则 | 第54-55页 |
·设计目的 | 第54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54-55页 |
·双写缓存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5-59页 |
·双写缓存的结构设计 | 第55-58页 |
·双写缓存并发控制 | 第58页 |
·双写缓存替换策略 | 第58-59页 |
·脏写链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9-61页 |
·主要函数实现 | 第61-65页 |
·相关模块的集成 | 第65-68页 |
·日志记录信息的变化 | 第65-66页 |
·检查点的实现 | 第66页 |
·后台写进程的实现 | 第66页 |
·恢复算法的实现 | 第66-68页 |
·测试及结论 | 第68-72页 |
·TPC-C 测试简介 | 第68页 |
·测试结果 | 第68-71页 |
·结果分析与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总结 | 第73-74页 |
·后续工作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
声明 | 第77-78页 |
本人简历 | 第7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