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

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合理性分析

引言第1-11页
一、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移植第11-16页
 (一) “董事会中心主义”与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第11-12页
 (二) 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与发展第12-15页
  1、英国的《凯特伯瑞报告》第13页
  2、日本商法的修改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导入第13-14页
  3、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第14页
  4、其它国家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第14-15页
 (三) 我国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第15页
 (四) 小结第15-16页
二、在我国加强监督机制的深层制度需求第16-22页
 (一) 权力监督观念的严重缺失第16-17页
 (二) “董事会中心主义”下监督机制失衡第17-18页
  1、“股权分散”并非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第17页
  2、“董事会中心主义”下的“内部人控制”问题第17-18页
  3、我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“内部人控制”的问题第18页
 (三) 对控股股东有效制衡机制的缺乏第18-19页
 (四) 公司监控不力的潜在风险远高于制度成本第19-20页
 (五) 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突破的可能性第20-21页
 (六) 小结第21-22页
三、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功能互补第22-28页
 (一) 监事会的功能障碍第22-23页
 (二) 独立董事的功能第23-24页
  1、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第23-24页
  2、独立董事的制衡功能第24页
  3、独立董事的战略功能第24页
 (三) 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互补性的主要依据第24-27页
  1、独立董事的特性对监事会监督作用的补足第25-26页
  2、监事会的特性对独立董事的补充第26-27页
  3、二者的相互制约和监督第27页
 (四) 小结第27-28页
四、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冲突及立法界定第28-36页
 (一) 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在现行体制下的冲突及原因分析第28-30页
  1、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冲突的表现第28-29页
  2、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冲突的原因第29-30页
 (二) 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界定第30-35页
  1、确立二者职权划分的依据第31页
  2、独立董事的职权界定第31-33页
  3、监事会的职能界定第33-34页
  4、二者可共同行使职能的界定第34-35页
 (三) 小结第35-36页
五、我国上市公司需要更积极的监督模式——实证分析的视角第36-41页
 (一) 独立董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意义第36-38页
  1、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上市公司的意义第36-37页
  2、独立董事具有比监事会更强的独立性第37-38页
 (二) 独立董事的现实问题及其解析第38-39页
  1、独立董事的“花瓶”现象第38页
  2、现象的解析:制度架构的缺陷第38-39页
 (三) 小结第39-41页
结论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优化研究
下一篇:大车前(Plantago major L. "Giant Turkish.")体外优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Na~+/H~+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eNHX1和TtNHX1的功能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