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 | 第9-17页 |
·电力设备状态检修 | 第9-11页 |
·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发展和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7页 |
·小结 | 第17-18页 |
2 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状态量分析 | 第18-34页 |
·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 | 第18-22页 |
·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和缺陷的“浴盆”曲线 | 第18-20页 |
·电力变压器的状态发展趋势 | 第20-22页 |
·电力变压器电气试验项目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绝缘电阻、吸收比(极化指数)及泄漏电流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绕组直流电阻试验分析 | 第26页 |
·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法的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变压器油中气体含量劣化判断和故障性质分析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电力变压器绝缘油特性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变压器绝缘油分析 | 第29页 |
·变压器绝缘油试验项目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电力变压器工作环境及其他因素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电力变压器运行工作环境因素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其他因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各影响因素内容确定 | 第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3 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模型 | 第34-40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4-38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单因素模糊评判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4-36页 |
·多因素、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6-38页 |
·评估模型的建立 | 第38-39页 |
·评判因素集和评语集的建立 | 第38页 |
·模糊算子的确定和评判指标的处理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电力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模型中权重和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40-59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中权数的确定方法 | 第40-44页 |
·一般的层次分析法(AHP)的基本原理 | 第40-42页 |
·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2-43页 |
·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权重的确定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综合评估模型中各评判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44-48页 |
·电气试验项目权重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·绝缘油特性评估权重的确定 | 第46页 |
·其他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·评判因素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48-58页 |
·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电气试验项目和绝缘油特性状态量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50-52页 |
·油中溶解气体状态量的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52-56页 |
·其他因素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56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实例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实例1 | 第59-61页 |
·实例2 | 第61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4页 |
·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1: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
附录2:电力变压器状态综合评判指标及其重要度专家调查表 | 第72-76页 |
附录3: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知识 | 第76-81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81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