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前言 | 第11-25页 |
1 鳜鱼概况 | 第11-12页 |
2 鳜鱼的病害流行情况及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细菌性疾病 | 第12-13页 |
·病毒性疾病 | 第13页 |
·寄生虫性疾病 | 第13-14页 |
3 鱼类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| 第14-20页 |
·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组织、器官及基本过程 | 第15-16页 |
·血清免疫球蛋白 | 第16-18页 |
·软骨鱼类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| 第16-17页 |
·硬骨鱼类的免疫球蛋白 | 第17-18页 |
·粘膜免疫球蛋白 | 第18-20页 |
·粘液Ig | 第18-19页 |
·粘液Ig与血清Ig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4 单克隆抗体技术 | 第20-25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| 第21页 |
·抗原无须纯化 | 第21页 |
·特异性强 | 第21页 |
·单抗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用McAb作为免疫诊断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单抗的治疗性应用 | 第22页 |
·应用单抗进行疾病的预防 | 第22页 |
·制备单抗亲和层析柱可纯化蛋白 | 第22-23页 |
·单抗在水产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| 第23-25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4页 |
1 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动物、细胞和菌株 | 第2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5-26页 |
2 方法 | 第26-34页 |
·免疫原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细菌培养 | 第26页 |
·鳜鱼免疫血清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免疫血清 | 第26页 |
·盐析结果的鉴定 | 第26-27页 |
·平板凝集试验测定盐析抗体效价 | 第27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| 第27-29页 |
·免疫Babl/C鼠 | 第27页 |
·细胞杂交融合 | 第27页 |
·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| 第27-28页 |
·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| 第28-29页 |
·单抗腹水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单抗特性的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单抗亚级份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·腹水抗体效价的测定 | 第30页 |
·单抗灵敏度的测定 | 第30页 |
·单抗亲和层析纯化鳜鱼血清Ig | 第30-32页 |
·制备亲和层析柱 | 第30-31页 |
·柱层析提纯鳜鱼血清Ig | 第31页 |
·SDS-PAGE纯度及分子量鉴定 | 第31页 |
·鳜鱼纯化血清Ig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·多抗特性分析 | 第32页 |
·多抗血清效价的测定及与单抗的比较 | 第32页 |
·多抗血清灵敏度的测定及 | 第32页 |
·多抗特异性分析 | 第32页 |
·鳜鱼血清Ig的结构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变性还原条件下的免疫印迹试验(Western-blot) | 第32-33页 |
·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的免疫印迹 | 第33-34页 |
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4页 |
1 免疫血清的纯化及纯度鉴定 | 第34页 |
2 平板凝集实验 | 第34-35页 |
3 细胞的融合和筛选 | 第35页 |
4 单抗腹水的制备 | 第35页 |
5 单抗特性的分析 | 第35-40页 |
·11株单抗的ELISA强度 | 第35-37页 |
·单抗特异性的测定 | 第37页 |
·单抗与不同鱼类血清的交叉 | 第37页 |
·单抗与各种细菌的反应 | 第37页 |
·腹水效价的测定 | 第37页 |
·单抗亚级份的测定 | 第37页 |
·单抗灵敏度测定 | 第37-40页 |
6.单抗亲和层析纯化鳜鱼Ig | 第40-44页 |
·鳜鱼血清Ig的纯化 | 第40页 |
·SDS-PAGE纯度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多抗特性分析以及与单抗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多抗血清灵敏度的测定 | 第41页 |
·多抗特异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变性还原条件下的免疫印迹试验(Western-blot) | 第42页 |
·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的梯度SDS-PAGE及Western-blot | 第42-44页 |
讨论 | 第44-50页 |
1 饱和硫酸铵盐析鳜鱼血清Ig | 第44页 |
2 鳜鱼血清Ig单抗的制备 | 第44-46页 |
3 单抗特性的分析 | 第46-47页 |
4 亲和层析 | 第47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