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24页 |
| 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无功优化的综述 | 第12-18页 |
| ·无功优化的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·静态无功优化调度的模型与算法 | 第13-18页 |
| ·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问题 | 第18-22页 |
| ·国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国内研究的现状 | 第19-22页 |
| ·本文的工作 | 第22-24页 |
| 第二章 原始—对偶内点法概述 | 第24-33页 |
| ·内点法回顾 | 第24-25页 |
| ·现代内算法的主要分支 | 第25-26页 |
| ·内点法的理论基石 | 第26-28页 |
| ·基于扰动Karush-Kuhn-Tucker(KKT)条件的现代内点法 | 第28-33页 |
| ·算法的推导 | 第28-30页 |
| ·扰动参数μ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·基于扰动KKT条件的原始-对偶内算法的主要流程 | 第31-32页 |
| ·算法的评述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 | 第33-41页 |
| ·遗传算法的回顾 | 第33-34页 |
| ·遗传算法(GA)的基本步骤 | 第34-38页 |
| ·遗传算法的特点 | 第38-39页 |
| ·遗传算法应用于非线性优化问题 | 第39-41页 |
| 第四章 地区电网的无功优化 | 第41-68页 |
| ·算法的选取 | 第41-42页 |
| ·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42-44页 |
| ·基于扰动KKT条件的原始-对偶内点法的无功优化计算过程 | 第44-45页 |
| ·基于扰动KKT条件原始—对偶内点法无功优化的公式推导 | 第45-55页 |
| ·电容器投入电纳值对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 | 第45页 |
| ·变压器变比的节点导纳矩阵表示方法 | 第45-46页 |
| ·目标函数的一阶偏导及其结构 | 第46-47页 |
| ·等式约束的一阶偏导及其雅可比矩阵结构 | 第47-49页 |
| ·不等式约束的一阶偏导及其雅可比矩阵结构 | 第49-51页 |
| ·目标函数的二阶偏导及其海森矩阵结构 | 第51-52页 |
| ·潮流约束方程的二阶偏导及其海森矩阵结构 | 第52-54页 |
| ·不等式约束条件的二阶偏导及其海森矩阵结构 | 第54-55页 |
| ·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无功优化 | 第55-64页 |
| ·常规灵敏度无功优化模型 | 第55-58页 |
| ·灵敏度系数的计算 | 第58-64页 |
| ·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解的取整 | 第64-68页 |
| 第五章 数值仿真 | 第68-85页 |
| ·数值仿真 | 第68-83页 |
| ·测试系统仿真结果 | 第68-83页 |
| ·仿真数据评述 | 第83-85页 |
| 第六章 变电站电压和无功综合控制 | 第85-91页 |
| ·电压和无功控制的简单模型 | 第85页 |
| ·数学模型 | 第85-87页 |
| ·数据仿真 | 第87-89页 |
| ·算法评述 | 第89-91页 |
|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91-93页 |
| ·研究内容综述 | 第91-9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3-98页 |
| 附录 IEEE30标准测试系统原始数据 | 第98-101页 |
| 致谢 | 第101页 |
| 声明 | 第101-10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