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导言 | 第7-8页 |
一、矛盾之源——“文革”及前社会环境考察 | 第8-19页 |
(一) “文革”发生的原因 | 第8-17页 |
(二) “文革”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状况 | 第17-19页 |
二、行为之果——“文革”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谈 | 第19-44页 |
(一) 背道而驰的价值观教育理念 | 第20-24页 |
(二) 缺乏人性的价值观教育根基 | 第24-31页 |
(三) 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 | 第31-39页 |
(四) 非常规化的价值观教育实施 | 第39-44页 |
三、痛定思痛——“文革”价值观教育启示谈 | 第44-52页 |
(一) 远离政治:教育应保持相对独立性 | 第44-47页 |
(二) 矫正“过社会化”:教育应以对人的关怀为前提 | 第47-48页 |
(三) 摆脱“以劳代教”:教育要坚守其正常教学秩序 | 第48-49页 |
(四) 告别崇拜:“权威人格”影响要适度 | 第49-52页 |
四、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