轧机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1.1 选题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| 1.3 板带轧机厚度控制发展综述 | 第13-15页 |
| 1.4 本文前期的工作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1.4.1 本文的前期工作 | 第15页 |
| 1.4.2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2 轧制工艺基础 | 第17-25页 |
| 2.1 影响轧件厚度的因素 | 第17页 |
| 2.2 弹跳方程 | 第17-19页 |
| 2.3 轧机等效纵向刚度 | 第19-20页 |
| 2.4 板厚控制基本方式 | 第20-24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3 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25-31页 |
| 3.1 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实例分析 | 第25-30页 |
| 3.2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4 模糊理论基础 | 第31-44页 |
| 4.1 模糊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| 第31-34页 |
| 4.1.1 模糊理论的发展 | 第31-33页 |
| 4.1.2 模糊控制理论的几个研究方向 | 第33-34页 |
| 4.2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| 第34-44页 |
| 4.2.1 模糊集合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4.2.2 模糊子集的运算 | 第35-36页 |
| 4.2.3 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| 第36-37页 |
| 4.2.4 模糊逻辑推理 | 第37-39页 |
| 4.2.5 解模糊判决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4.2.6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 | 第40-44页 |
| 5 APC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| 第44-58页 |
| 5.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原理 | 第44-50页 |
| 5.2 APC系统模糊自适应控制仿真与分析 | 第50-57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| 6.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| 第58页 |
| 6.2 论文的完善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|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