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引言 | 第1-16页 |
1.1 调幅加网 | 第8-12页 |
1.1.1 网线数 | 第9-10页 |
1.1.2 网点形状 | 第10-11页 |
1.1.3 网角 | 第11-12页 |
1.2 调频加网 | 第12-15页 |
1.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打印机模型和打印机非线性校正 | 第16-29页 |
2.1 打印机的非线性化 | 第16-18页 |
2.1.1 网点扩大 | 第16-18页 |
2.1.2 网点丢失 | 第18页 |
2.2 打印机的模型 | 第18-27页 |
2.2.1 统计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2.2 物理模型 | 第20-27页 |
2.3 非线性化的校正 | 第27-29页 |
2.3.1 阶调的校正 | 第28页 |
2.3.2 打印机模型的校正 | 第28页 |
2.3.3 聚集点的校正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具有方向性的视觉模型对比度敏感函数的建立 | 第29-38页 |
3.1 单通道视觉模型 | 第29-36页 |
3.1.1 Campbell视觉模型的对比度敏感函数 | 第30-31页 |
3.1.2 Nasanen视觉模型的对比度敏感函数 | 第31-32页 |
3.1.3 Mannos视觉模型的对比度敏感函数 | 第32-34页 |
3.1.4 Daly视觉模型的对比度敏感函数 | 第34页 |
3.1.5 人眼视觉系统对方向的敏感度 | 第34-36页 |
3.2 多通道视觉模型 | 第36页 |
3.3 彩色视觉模型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加网图像噪声分析 | 第38-44页 |
4.1 噪声 | 第38-39页 |
4.2 加网图像的噪声 | 第39-44页 |
第五章 基于打印机和视觉模型的蓝绿噪声抖动加网算法 | 第44-72页 |
5.1 蓝—绿噪加网特性 | 第44-50页 |
5.1.1 蓝噪加网特性 | 第44-48页 |
5.1.2 绿噪加网特性 | 第48-50页 |
5.2 滤波器的设计 | 第50-55页 |
5.3 衡量加网质量的尺度 | 第55-58页 |
5.4 抖动矩阵的产生方法 | 第58-60页 |
5.4.1 抖动矩阵与阈值矩阵 | 第59页 |
5.4.2 蓝—绿噪抖动矩阵的建立 | 第59-60页 |
5.5 实验与分析 | 第60-72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录 | 第75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