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物理教学的创新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4页 |
第一章 创新教育的概述 | 第14-24页 |
第一节 创新的含义、创新教育的界定及其特征 | 第14-22页 |
一、创新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二、创新素质的构成 | 第15-17页 |
三、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| 第17-19页 |
四、创新教育的构成 | 第19-20页 |
五、创新教育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六、创新教育的原则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创新教育、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辨析 | 第22-24页 |
一、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| 第22-23页 |
二、创新教育与个性培养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5页 |
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理论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有意义学习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7-29页 |
第四节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 | 第29-30页 |
第五节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 | 第30-31页 |
第六节 创新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设计 | 第35-43页 |
第一节 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必要性、可行性 | 第35-39页 |
第二节 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设计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实践 | 第43-57页 |
实践方案一、创新教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的探索 | 第43-47页 |
实践方案二、课堂设问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 | 第47-51页 |
实践方案三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 | 第51-57页 |
总结语 | 第57-58页 |
附录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