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—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初探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部分 文献综述第10-25页
 1.前言第10页
 2.我国重会属污染的概况第10-14页
   ·污染的现状及污染来源第10-11页
   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第11-12页
   ·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物理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化学法第13页
     ·生物修复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几种修复重金属技术的比较第14页
 3.重会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概况第14-21页
   ·生物修复的类型及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生物修复的类型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生物修复的特点第15页
   ·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理第16页
     ·影响污染降解的因素第16页
     ·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微生物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修复的优点与局限性第17页
   ·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影响植物修复的因素第19页
     ·修复植物的筛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植物修复的优点与局限性第20页
   ·其他修复方法第20-21页
 4.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的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·植物与专性降解菌的联合修复第21-22页
   ·植物与真菌的联合修复第22-23页
 5.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-25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-25页
第二部分 学位论文第25-73页
 1.重金属污染土壤调查及污染对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第25-34页
   ·污染区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采样及样品处理第26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分离培养基第26页
     ·样品稀释液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的培养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菌落数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·土壤中重金属Zn、Cd含量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·土壤中pH值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2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污染区内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污染区内土壤重会属含量与微生物数量分布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32-34页
 2.污染土壤中抗Zn、Cd微生物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第34-4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来源第3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34页
     ·样品稀释液的制备第34页
     ·菌种的筛选及纯化培养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菌悬液的制备第35页
     ·菌落形态的观察第35页
     ·不同环境因子对抗性菌株生长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量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 ·菌株特征概况第36页
     ·抗性微生物生长条件的研究第36-42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42-44页
 3.重金属对抗性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44-5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4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的配方第44页
     ·菌悬液的培养第44页
     ·特殊培养基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的培养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细菌、真菌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·耐受指数(Toleranceindex)的计算第45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4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 ·Zn对抗性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 ·Cd对抗性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·Zn、Cd复合污染对抗性菌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53-55页
 4.微生物-植物联合修复效应的研究第55-7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·供试植物第55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种第55页
     ·供试土壤及预处理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苗木扦插第56页
     ·菌液处理第56页
     ·苗期管理第56页
     ·苗木生物量测定第56页
     ·苗木中Zn、Cd含量的测定第56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56-5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7-71页
     ·抗性微生物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第57-67页
     ·抗性微生物与苗木对重金属的联合修复效应第67-71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附录A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QAM解调芯片中的自适应盲均衡电路设计
下一篇: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城市生活污染问题研究--本溪市城市生活污染问题及其解决途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