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氮素营养与籽粒品质监测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第14-28页
 1 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2 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·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叶面积指数监测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生物量监测第16页
   ·作物生物化学参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氮素营养监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监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叶片碳氮比监测第18页
   ·作物品质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3 需要研究的问题第19-20页
 4 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-21页
 参考文献第21-28页
第二章 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28-40页
 1 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8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28-37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·数据获取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光谱数据测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农学参数测定第31页
   ·数据分析与利用第31-37页
     ·多光谱指数第31-33页
     ·高光谱参数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·基于原始反射率的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植被指数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·导数技术及“三边”参数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回归分析第37页
 参考文献第37-40页
第三章 不同条件下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第40-51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1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41页
   ·冠层光谱数据测定第41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·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冠层高光谱反射特征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冠层多光谱反射特征第43页
     ·冠层高光谱和多光谱反射率的比较第43-44页
   ·冠层反射光谱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44页
     ·冠层多光谱反射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氮素水平下绿峰和红边位置的变化第46页
   ·冠层反射光谱随生育期的变化模式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冠层高光谱反射率随生育期的变化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冠层多光谱反射率随生育期的变化第47-48页
   ·冠层反射光谱的品种间差异第48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48-49页
 参考文献第49-51页
第四章 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生长指标监测第51-69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2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52页
   ·冠层光谱和生长参数测定第52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52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2-65页
   ·小麦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第52-59页
     ·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期的变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第55-59页
   ·小麦叶茎干重与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第59-65页
     ·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器官干重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第59页
     ·叶片和茎干重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叶片和茎干重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第62-65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65-66页
 参考文献第66-69页
第五章 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植株氮素状况监测第69-91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71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71页
   ·冠层光谱数据及植株氮素测定第71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71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71-86页
   ·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叶片和植株氮素状况第71-74页
   ·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关系第74-79页
     ·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及光谱参数的关系第74-77页
     ·叶片氮含量与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及光谱参数的关系第77-79页
   ·叶片氮积累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关系第79-83页
     ·叶片氮积累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及光谱参数的关系第79-81页
     ·叶片氮积累量与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及光谱参数的关系第81-83页
   ·植株氮素状况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关系第83-86页
     ·植株氮素状况与冠层多光谱指数的关系第83-85页
     ·植株氮素状况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关系第85-86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86-88页
 参考文献第88-91页
第六章 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叶片C/N比监测第91-10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92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92页
   ·冠层光谱数据及叶片C/N测定第92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92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92-98页
   ·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叶片碳氮比第92-93页
   ·叶片碳氮比监测时期的选择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监测叶片碳氮比时期的选择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冠层高光谱反射率监测叶片碳氮比时期的选择第94页
   ·叶片碳氮比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94-96页
     ·叶片碳氮比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叶片碳氮比与冠层高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95-96页
   ·叶片碳氮比与冠层反射光谱参数的关系第96-98页
     ·叶片碳氮比与冠层多光谱参数的关系第96-97页
     ·叶片碳氮比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关系第97-98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98-99页
 参考文献第99-102页
第七章 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籽粒蛋白质监测第102-113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103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103页
   ·冠层光谱数据及籽粒蛋白质指标测定第103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10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103-110页
   ·花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动态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花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花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变化动态第104页
   ·成熟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光谱监测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·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关系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·成熟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关系第106-108页
   ·籽粒蛋白质指标动态变化的光谱监测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·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监测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籽粒蛋白质积累动态监测第109-110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110页
 参考文献第110-113页
第八章 基于氮素营养的小麦籽粒蛋白质预测第113-12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113-114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113页
   ·植株氮素及籽粒蛋白质测定第113-114页
   ·资料分析第114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114-121页
   ·不同年份、品种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第114-115页
   ·叶片氮素指标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定量关系第115-118页
     ·叶片氮含量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关系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叶片氮积累量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关系第117-118页
   ·茎秆氮素指标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定量关系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茎秆氮含量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关系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茎秆氮积累量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关系第119页
   ·植株氮素指标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定量关系第119-120页
   ·花后氮素转运量与成熟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定量关系第120-121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121-122页
 参考文献第122-124页
第九章 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小麦籽粒淀粉及相关品质指标监测第124-135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125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125页
   ·冠层光谱及籽粒品质测定第125页
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125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125-131页
   ·籽粒主要品质指标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125-126页
   ·籽粒主要品质指标与冠层高光谱反射率的关系第126-127页
   ·籽粒主要品质指标与冠层多光谱参数的关系第127-129页
   ·籽粒主要品质指标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关系第129-130页
   ·籽粒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第130-131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131-132页
 参考文献第132-135页
第十章 结论与讨论第135-142页
 1 讨论第135-138页
   ·小麦反射光谱分析第135页
   ·小麦生长特征监测第135-136页
   ·小麦氮素营养监测第136页
   ·小麦籽粒蛋白质监测第136-137页
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等品质指标监测第137页
   ·今后的研究设想第137-138页
 2 结论第138-139页
 参考文献第139-142页
附录第142-144页
 在学期间发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第142-143页
 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3-144页
致谢第144页

论文共1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Web的炮兵装备管理信息系统
下一篇: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网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