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0页 |
第一章 旅游合同概述 | 第10-16页 |
一、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0-11页 |
(一) 旅游的概念 | 第10页 |
(二) 旅游的特征 | 第10-11页 |
二、旅游合同的内涵与外延 | 第11-13页 |
三、旅游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3-16页 |
(一) 旅游合同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(二) 旅游合同的特征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旅游合同的性质分析 | 第16-22页 |
一、几种主要观点 | 第16-18页 |
(一) 旅游合同属于委托合同 | 第16页 |
(二) 旅游合同属于承揽合同 | 第16-17页 |
(三) 旅游合同属于居间合同 | 第17-18页 |
(四) 其它几种学说 | 第18页 |
二、关于旅游合同性质的一些司法实践 | 第18-20页 |
(一) 德国的司法实践 | 第18-19页 |
(二) 日本的司法实践 | 第19页 |
(三) 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 | 第19-20页 |
三、本文的观点一混合说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违反旅游合同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| 第22-31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22-23页 |
二、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内容 | 第23-27页 |
(一) 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(二) 精神损害赔偿的演进 | 第24-25页 |
(三) 相关的立法例 | 第25-27页 |
三、旅游合同中应该引入违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——本文观点 | 第27-31页 |
(一) 违约引入精神损害赔偿相反观点评析 | 第27-28页 |
(二) 对于确立旅游合同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一点建议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旅游合同中时间浪费的损害赔偿问题 | 第31-3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31页 |
二、相关立法例 | 第31-32页 |
三、时间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| 第32-33页 |
四、时间浪费损害赔偿的性质 | 第33页 |
五、其他相关问题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旅游合同的格式化问题研究 | 第35-4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35页 |
二、格式化旅游合同 | 第35-39页 |
(一) 格式化合同概述 | 第35-36页 |
(二) 格式化旅游合同的概念特征 | 第36-37页 |
(三) 格式化旅游合同的利弊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三、我国目前格式化旅游合同对消费者保护的现状 | 第39-42页 |
四、完善我国格式化旅游合同的建议 | 第42-45页 |
(一) 关于旅游合同的记载事项 | 第42-43页 |
(二) 格式化旅游合同中不得记载的事项 | 第43页 |
(三) 对格式化旅游合同的立法规制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我国旅游合同制度构建 | 第45-52页 |
一、旅游合同立法的发展状况 | 第45-46页 |
(一) 其他国家和地区旅游合同立法的发展状况 | 第45页 |
(二) 我国旅游合同立法的发展状况 | 第45-46页 |
二、我国旅游合同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6-48页 |
三、立法建议 | 第48-52页 |
(一) 立法内容上的建议 | 第48-49页 |
(二) 立法形式上的建议 | 第49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56页 |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