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北灰色森林土与黑土灰化过程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·土壤灰化过程的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灰化土壤的类型及其分布 | 第15-16页 |
·土壤灰化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 | 第16-18页 |
·气候 | 第16-17页 |
·植被 | 第17页 |
·母质 | 第17页 |
·地形 | 第17-18页 |
·时间 | 第18页 |
·土壤灰化过程所表现的剖面形态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土壤灰化过程中物质的淋溶与淀积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采样点的选取 | 第23-24页 |
·野外土壤调查及采样 | 第24-26页 |
·调查前准备 | 第24页 |
·野外调查及采样 | 第24-26页 |
·试验分析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土壤 pH 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土壤腐殖质总量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土壤无定形铁、铝、硅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土壤游离态铁、铝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土壤络合态铁、铝、碳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冀北灰色森林土与黑土的地理环境及剖面特征 | 第30-40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与黑土的地理环境 | 第30-32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的地理环境 | 第30-31页 |
·地理环境对冀北灰色森林土形成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冀北黑土的地理环境 | 第31-32页 |
·地理环境对冀北黑土形成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与黑土剖面形态特征 | 第32-39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剖面形态特征 | 第32-36页 |
·冀北黑土剖面环境及形态特征 | 第36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冀北灰色森林土与黑土物质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0-65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物质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0-53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颗粒组成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0-42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酸碱度及 pH 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阳离子交换量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3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腐殖质总量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3-49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腐殖质组成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| 第49-50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游离态铁、铝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0-51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无定形铁、铝、硅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1-52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络合态铁、铝、碳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2-53页 |
·冀北黑土物质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3-63页 |
·冀北黑土颗粒组成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3-55页 |
·冀北黑土酸碱度及 pH 的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5页 |
·黑土阳离子交换量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5-59页 |
·冀北黑土腐殖质总量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9页 |
·冀北黑土腐殖质组成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| 第59-60页 |
·冀北黑土游离态铁、铝剖面分布特征 | 第60-61页 |
·冀北黑土无定形铁、铝、硅剖面分布特征 | 第61-62页 |
·冀北黑土络合态铁、铝、碳剖面分布特征 | 第62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冀北灰色森林土与黑土的灰化特征 | 第65-69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的灰化特征 | 第65-66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发生学特征 | 第65页 |
·冀北灰色森林土的灰化特征 | 第65-66页 |
·冀北黑土的灰化特征 | 第66-68页 |
·冀北黑土发生学特征 | 第66-67页 |
·冀北黑土的灰化特征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全文主要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创新点 | 第70页 |
·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