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刑法论文

论缓刑制度及其完善--以比较法为视角

引言第1-10页
第一章 缓刑制度概述第10-21页
 第一节 缓刑制度的历史变迁第10-12页
 第二节 缓刑制度的两种模式第12-14页
  一、宣告犹豫主义第12页
  二、执行犹豫主义第12-14页
 第三节 缓刑制度的法律性质第14-16页
 第四节 缓刑的理论基础第16-19页
  一、缓刑制度的思想性基础—人道主义思想第16-17页
  二、缓刑制度的正义性基础—报应刑理论第17-18页
  三、缓刑制度的功利性基础—教育刑理论第18-19页
 第五节 缓刑制度的价值第19-21页
  一、促进罪犯再社会化第19页
  二、符合非监禁化的潮流第19-20页
  三、符合刑罚经济原则第20-21页
第二章 缓刑的适用条件第21-23页
 第一节 形式要件第21-22页
  一、从宣告的刑期上进行限制第21页
  二、从刑种上进行限制第21页
  三、从罪种上进行限制第21-22页
 第二节 实质条件第22-23页
 第三节 排除条件第23页
第三章 缓刑的考察制度第23-30页
 第一节 缓刑的考验期第23-25页
  一、法定主义第24页
  二、裁定主义第24页
  三、折衷主义第24-25页
 第二节 缓刑考察的主体和内容第25-27页
  一、缓刑考察的主体第25-26页
   (一) 政府设置专门机关进行考察第25-26页
   (二) 法院指定专职考察人员进行考察第26页
   (三) 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考察第26页
  二、缓刑考察的内容第26-27页
   (一) 缓刑犯在缓刑期内应履行基本义务第26页
   (二) 保护管束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缓刑考验期后的结果第27-30页
  一、无撤销缓刑的事由,罪刑免除的后果第27-28页
  二、撤销缓刑的事由及后果第28-30页
   (一) 再犯新罪第29页
   (二) 发现漏罪第29-30页
   (三) 违反应遵守事项和应履行的义务第30页
第四章 缓刑制度的完善第30-48页
 第一节 未成年犯适用缓刑规定的完善第30-32页
 第二节 缓刑适用条件的完善第32-41页
  一、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完善第32-35页
  二、缓刑适用制度的实质条件完善第35-41页
   (一) 犯罪情节第37页
   (二) 悔罪表现第37-38页
   (三) 不致再危害社会第38-41页
 第三节 缓刑裁量的完善第41-43页
 第四节 缓刑考察的完善第43-48页
  一、考察主体的调整第43-45页
  二、考察内容的充实第45-48页
   (一) 考察内容规定的细化第45-46页
   (二) 增加给予缓刑犯必要的救助和保护的规定第46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1-52页
声明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Windows2000的开放体系数控系统开发
下一篇:A航运公司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