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4页 |
目录 | 第4-7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醛脱氢酶研究进展 | 第7-22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1. 酵母及动物的醛脱氢酶研究 | 第9-10页 |
2. 植物中的醛脱氢酶研究 | 第10-16页 |
·玉米中的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| 第12-14页 |
·烟草中的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| 第14-15页 |
·水稻中的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| 第15-16页 |
3.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和植物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 | 第16-22页 |
·细胞核雄性不育 | 第16页 |
·细胞质雄性不育 | 第16-18页 |
·核编码的育性恢复基因 | 第18-19页 |
·恢复基因的克隆 | 第19-22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水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研究 | 第22-57页 |
摘要 | 第22-25页 |
一、水稻乙醛脱氢酶基因正义和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5-43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9页 |
1. 试验材料 | 第25-27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5-26页 |
·试剂 | 第26-27页 |
·培养基 | 第27页 |
2. 水稻乙醛脱氢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7-34页 |
·中间载体pYZ1302 质粒的构建 | 第27-31页 |
·水稻乙醛脱氢酶基因表达载体(pYZ10)的构建 | 第31-34页 |
3. 水稻乙醛脱氢酶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7页 |
·反义序列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引物的设计 | 第35页 |
·水稻乙醛脱氢酶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5-37页 |
4. pYZ10 和pAnti-ALDH 质粒转入农杆菌及鉴定 | 第37页 |
·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 | 第37页 |
·根癌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 | 第37页 |
5. 重组子的鉴定 | 第37-39页 |
·PCR 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酶切鉴定 | 第38-39页 |
结果和分析 | 第39-43页 |
1. 对水稻乙醛脱氢酶表达载体构建结果的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PCR 分析 | 第39页 |
·酶切分析 | 第39-40页 |
2. 对水稻乙醛脱氢酶反义表达载体构建结果的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酶切鉴定 | 第40页 |
·PCR 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测序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二、农杆菌介导法对烟草的转化 | 第43-57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43-48页 |
1. 试验材料 | 第43页 |
·供试烟草 | 第43页 |
·菌株及质粒 | 第43页 |
2. 无菌烟草的获得 | 第43-44页 |
3. 根瘤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 | 第44-45页 |
4. T_0代转基因烟草植株总DNA 的PCR 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CTAB 法大量抽提烟草植株叶片的总 DNA | 第45页 |
·PCR 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 转基因烟草GUS活性组织化学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试剂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3页 |
1. 烟草叶片与农杆菌的共培养 | 第48页 |
2.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、筛选和分化 | 第48页 |
3. 烟草小苗的移栽、生根及抗性植株的获得 | 第48页 |
4.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差异 | 第48-49页 |
5. GUS 检测结果 | 第49页 |
6. PCR 检测结果 | 第49-53页 |
分析与讨论 | 第53-57页 |
1. 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3-54页 |
2. 正义表达载体感染的再生植株 | 第54-55页 |
3. 反义表达载体感染的再生植株 | 第55页 |
4. 抗性筛选和GUS 染色之间的差异 | 第55-56页 |
5.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中英文对照 | 第62-63页 |
论文作者声明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