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3页 |
·数据库系统简介 | 第6-7页 |
·Internet和Web | 第7-8页 |
·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| 第7页 |
·Web的起源和发展 | 第7-8页 |
·Web数据库 | 第8-12页 |
·什么是Web数据库 | 第8-9页 |
·Web数据库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·几种常用的网络数据库 | 第10-12页 |
·小结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Web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13-26页 |
·C/S体系结构 | 第13-17页 |
·C/S体系结构 | 第13-15页 |
·三层C/S体系结构 | 第15-17页 |
·B/S体系结构 | 第17-21页 |
·Web的B/S体系结构 | 第17-18页 |
·三层B/S体系结构 | 第18-19页 |
·中间件 | 第19-20页 |
·多层B/S体系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几种体系结构的比较 | 第21-24页 |
·计算模式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三层/多层体系结构的优势 | 第22-23页 |
·三层C/S结构与三层B/S结构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·B/S和C/S混合构架的探讨 | 第24-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Web数据库的访问技术 | 第26-35页 |
·CGI(Common Gate Interface)技术 | 第27-28页 |
·WebAPI(Web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)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PHP技术 | 第29页 |
·ASP(Active Server Page)技术 | 第29-31页 |
·JSP(Java Server Pages)技术 | 第31-32页 |
·Oracle Web应用服务器 | 第32-34页 |
·Web监听器(Web Listener) | 第33页 |
·Web请求代理(Web Request Broker) | 第33页 |
·WRB插件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ASP和ADO对固井数据库的访问 | 第35-52页 |
·ASP对数据库的访问 | 第35-44页 |
·ASP页面的结构 | 第35页 |
·ASP提供的内置对象和组件 | 第35-39页 |
·通过ASP与固井数据库建立连接 | 第39-40页 |
·用Cookie集合实现数据查询的分页浏览 | 第40-41页 |
·ActiveX服务器组件 | 第41-42页 |
·ASP开发Web数据库的步骤 | 第42-44页 |
·ASP中Web数据库的更新 | 第44页 |
·ADO对象访问数据库 | 第44-51页 |
·创建和配置ODBC数据源 | 第45-46页 |
·用SQL语句对数据库作插入、删除、更新 | 第46-47页 |
·ADO存取数据库时如何分页显示 | 第47-48页 |
·利用ASP和ADO访问Web数据库 | 第48-49页 |
·固井数据库查询 | 第49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大港油田固井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| 第52-76页 |
·系统概述 | 第52-58页 |
·数据库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生成流程 | 第53-55页 |
·系统功能设计 | 第55-58页 |
·系统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系统开发环境 | 第58页 |
·后台数据库的选取 | 第58-59页 |
·系统结构 | 第59页 |
·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 | 第59-62页 |
·ODBC技术 | 第60页 |
·ASP技术 | 第60页 |
·ADO对象访问数据库 | 第60页 |
·数据库升迁技术 | 第60-62页 |
·系统实现 | 第62-75页 |
·数据库设计 | 第62-64页 |
·单机版的实现 | 第64-65页 |
·建立Web服务器 | 第65-66页 |
·注册功能的实现 | 第66-71页 |
·用户登录 | 第71-75页 |
·系统安全性 | 第75页 |
·B/S和C/S混合模式的优势 | 第75页 |
·小结 | 第75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7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论文参考文献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