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引言 | 第9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水文模型发展概述 | 第10-13页 |
| ·水文模型相关概念和分类 | 第10-11页 |
| ·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 | 第11-13页 |
| 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与分布式水文模型 | 第13页 |
| ·土地利用变化与水土流失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4页 |
| ·未来发展 | 第14-15页 |
| 2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19页 |
| ·研究区位置 | 第15-16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16页 |
| ·地质土壤 | 第16页 |
| ·植被 | 第16页 |
| ·气候 | 第16-17页 |
| ·水文泥沙 | 第17页 |
| ·社会经济情况 | 第17-19页 |
|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9-25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SWAT模型与WetSpa模型的对比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流域土地利用情景设置分析 | 第20页 |
| ·流域调整的土地利用情景水沙响应研究 | 第20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1-25页 |
| ·SWAT模型简介 | 第21-22页 |
| ·WetSpa Extension模型简介 | 第22-24页 |
| ·降雨侵蚀力的计算 | 第24-25页 |
| 4 SWAT与WetSpa Extension模型在研究区的应用对比研究 | 第25-37页 |
| ·输入数据库的对比 | 第25-31页 |
| ·SWAT模型的输入数据库 | 第25-28页 |
| ·WetSpa Extension模型的输入数据库 | 第28-31页 |
| ·模型参数比较 | 第31-32页 |
| ·WetSpa Extension模型参数 | 第31-32页 |
| ·SWAT模型参数 | 第32页 |
| ·SWAT和WetSpa Extension模型的水文响应对比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评价指标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·SWAT和WetSpa Extension模型的水文响应对比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SWAT模型模拟罗玉沟流域上壤侵蚀研究 | 第34-36页 |
| ·本章结语 | 第36-37页 |
| 5 土地利用格局调整分析 | 第37-55页 |
| ·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规律 | 第37-40页 |
| ·降雨特征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降雨侵蚀力分布规律 | 第39-40页 |
| ·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布规律 | 第40-46页 |
| ·罗玉沟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| 第41-42页 |
| ·流域坡度数据 | 第42页 |
| ·流域植被覆盖度数据 | 第42-45页 |
| ·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布规律 | 第45-46页 |
| ·土地利用格局调整分析 | 第46-54页 |
| ·1986年土地利用坡度分布 | 第46-48页 |
| ·1995年土地利用坡度分布 | 第48-49页 |
| ·2001年土地利用坡度分布 | 第49-51页 |
| ·土地利用格局调整优化 | 第51-54页 |
| ·本章结语 | 第54-55页 |
| 6 土地利用情景水沙模拟分析 | 第55-63页 |
| ·土地利用情景设置 | 第55-56页 |
| ·调整优化的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土地利用情景的水文模拟 | 第58-59页 |
| ·土地利用情景的土壤侵蚀模拟 | 第59-60页 |
| ·调整优化的土地利用模拟水沙数据与2008年观测数据对比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结语 | 第61-63页 |
| 7 结论、讨论与建议 | 第63-65页 |
| 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·讨论 | 第64页 |
| ·建议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69-71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71-73页 |
|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| 第73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