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

证券不实陈述民事责任研究

一、 不实陈述的界定第1-12页
 (一) 不实陈述的定义第6-8页
 (二) “重大性”标准第8-12页
二、 不实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第12-19页
 (一) 合同责任第13-17页
  1 证券发行时的合同责任第13-16页
  2 收购时的合同责任第16页
  3 债券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合同责任第16-17页
 (二) 侵权责任第17-18页
 (三) 小结第18-19页
三、 不实陈述侵权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第19-31页
 (一) 请求权主体第19-22页
  1 发行人证券的买者和卖者第20-21页
  2 相关证券选择权利的实现或放弃者第21-22页
 (二) 侵权民事责任主体第22-31页
  1 发行人、发起人、上市公司第24-25页
  2 发行人、上市公司负有责任的董事、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第25-27页
  3 承销商、上市推荐人、保荐人及其负有责任的董事、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。第27-28页
  4 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、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第28页
  5 控股股东等实际控制人第28-29页
  6 其他做出不实陈述的机构或者自然人第29-31页
  7 要约收购中的要约人和目标公司的董事会第31页
四、 不实陈述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31-57页
 (一) 不实陈述行为--认定及对我国前置程序规定的探讨第31-34页
 (二) 主观过错--归责原则与抗辩理由第34-46页
  1 发行人、发起人和上市公司第34-37页
  2 发行人、上市公司的董事、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第37-42页
  3 承销商、上市推荐人、保荐人及其董事、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第42-43页
  4 专业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第43-45页
  5 其他做出不实陈述的机构或者自然人第45-46页
 (三) 损害的事实第46-47页
 (四) 不实陈述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第47-57页
  1 交易的因果关系和举证责任第48-51页
  2 损失的因果关系和举证责任第51-56页
  3 我国对因果关系和举证责任的规定第56-57页
五、 不实陈述民事责任的民事救济第57-67页
 (一) 合同责任的民事救济第57-60页
 (二) 侵权责任下的民事救济第60-67页
  1 损失赔偿的范围原则第61页
  2 损失的具体计算方法第61-67页
六、 结语第67-69页
参考书目第69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O3-BAF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
下一篇:盐分对夏玉米生长、吸氮和土壤导水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