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文献综述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页 |
一、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、基本任务及重大意义 | 第9-17页 |
(一)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涵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| 第11-13页 |
(三)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| 第13-16页 |
1 推动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2 推动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3 规范和形成文明的政治行为 | 第15-16页 |
(四)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| 第16-17页 |
二、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| 第17-23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| 第18-20页 |
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| 第18页 |
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| 第18-20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| 第20-23页 |
1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| 第20-22页 |
2 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 | 第22-23页 |
三、 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| 第23-39页 |
(一) 导向作用 | 第23-30页 |
1 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,保证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 | 第24-25页 |
2 宣传马克思主义民主观,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 | 第25-27页 |
3 引导和调适政治舆论,保证政治舆论的正确走向 | 第27-30页 |
(二) 精神动力作用 | 第30-34页 |
1 激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,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主体动力 | 第30-31页 |
2 锻造公民政治心理,为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优良的心理基础 | 第31-33页 |
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,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| 第33-34页 |
(三) 社会环境保障作用 | 第34-39页 |
1 介入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,营造和谐人际氛围 | 第34-36页 |
2 积极抵御“分化”和“西化”的图谋,构筑思想防线 | 第36-37页 |
3 积极介入集群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处理,保障政治环境的稳定 | 第37-39页 |
四、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实现条件 | 第39-45页 |
(一) 始终保持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同质性 | 第39-41页 |
(二) 坚持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开放性 | 第41-43页 |
(三) 以政治文明建设为契机,保持自身的发展性 | 第43-45页 |
结束语 | 第45-46页 |
注释 | 第46-4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后记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