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导 言 | 第8-13页 |
(一) 、研究缘由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(二) 、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(三) 、论文结构 | 第11页 |
(四) 、主要相关概念 | 第11-13页 |
一、 黄阳司镇农民自组织现状 | 第13-17页 |
(一) 、黄阳司镇简介 | 第13页 |
(二) 、黄阳司镇农民自组织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三) 、农村社会变迁与当代中国农民自组织 | 第14-17页 |
二、 黄阳司镇现有农民自组织个案调查与分析 | 第17-25页 |
(一) 、黄阳司镇主要农民自组织个案描述 | 第17-20页 |
(二) 、农民自组织与农村社会控制 | 第20-21页 |
(三) 、农民自组织与农村社会发展 | 第21-23页 |
(四) 、农民自组织与农民利益保护 | 第23-24页 |
(五) 、与农村社会利益集团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三、 我国农民自组织与境外农民自组织的发展差距 | 第25-29页 |
(一) 、境外农民自组织的发展现状 | 第25-26页 |
(二) 、当前我国农民自组织的发展差距 | 第26-28页 |
(三) 、农民自组织的不发展将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 | 第28-29页 |
四、 我国农民自组织欠发展的原因 | 第29-32页 |
(一) 、社会外部环境因素 | 第29-30页 |
(二) 、农民主体性因素 | 第30-32页 |
五、 促进我国农民自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 | 第32-35页 |
(一) 、承认农民自组织,给农民自组织一定发展空间 | 第32-33页 |
(二) 、加强农民自组织自身建设,提高整体素质 | 第33页 |
(三) 、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 | 第33页 |
(四) 、加强政府扶持但不直接干预,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| 第33-34页 |
(五) 、加快政治社会化过程,重视知识群体的参与作用 | 第34-35页 |
结 束 语 | 第35-37页 |
注 释 | 第37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后 记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