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--石油炼制论文--石油产品论文

钼基催化剂氧化脱除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引言第12-13页
1 燃料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第13-29页
   ·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第13-14页
   ·加氢脱硫技术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加氢脱硫机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加氢脱硫催化剂第15页
     ·加氢脱硫工艺介绍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深度加氢脱硫技术第16页
   ·非加氢脱硫技术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萃取脱硫技术第17页
     ·吸附脱硫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生物脱硫技术第18页
     ·络合脱硫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·氧化脱硫技术第19-27页
     ·氧化脱硫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氧化脱硫技术中的氧化剂第20页
     ·常见氧化脱硫体系介绍第20-27页
   ·论文工作设想第27-29页
2 溶胶-凝胶法制备MoO_3-CeO_2-SiO_2氧化脱硫催化剂第29-4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原料第29页
     ·MoO_3-Si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MoO_3-CeO_2-Si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的表征第30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氧化脱硫反应性能的评价第30-31页
   ·MoO_3-SiO_2催化剂的表征第31-34页
     ·X射线衍射表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表征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33-34页
   ·MoO_3-CeO_2-SiO_2催化剂的表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·X射线衍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·MoO_3-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考察第36-40页
     ·溶胶-凝胶法与等体积浸渍法制备MoO_3-SiO_2催化剂氧化活性对比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MoO_3含量的MoO_3-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反应条件对MoO_3-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·MoO_3-CeO_2-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考察第40-42页
     ·不同CeO_2含量的MoO_3-CeO_2-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比较第40页
     ·反应条件对MoO_3-CeO_2-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·CeO_2助剂作用的探讨第42-43页
     ·CeO_2提高了MoO_3的分散度第42页
     ·CeO_2对MoO_3的电子作用第42-43页
   ·MoO_3-CeO_2-SiO_2对柴油的氧化脱硫第43-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5页
3 SiO_2负载[Bmim]_3PMo_(12)O_(40)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第45-6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原料第46页
  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Mo_(12)O_(40)的制备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Mo_(12)O_(40)的表征第47页
     ·杂化材料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Mo_(12)O_(40)的表征结果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49页
  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双亲性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Mo_(12)O_(40)氧化脱硫性能的考察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·O/S摩尔比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·负载型杂化材料[Bmim]_3PMo_(12)O_(40)氧化脱硫性能的考察第52-61页
     ·载体的筛选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负载量的影响第53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·O/S摩尔比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不同模型硫化物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循环使用次数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 ·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对柴油的氧化脱硫第61页
   ·氧化反应过程的模型假设第61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4 含N化合物对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氧化DBT的影响第63-7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原料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的表征第64页
     ·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对含氮化合物的氧化方法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含氮化合物对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氧化DBT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·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对含氮化合物的氧化第65-68页
   ·含氮化合物对[Bmim]_3PMo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氧化DBT的影响第68-76页
     ·吲哚对体系氧化DBT的影响第68-71页
     ·喹啉对体系氧化DBT的影响第71-74页
     ·咔唑对体系氧化DBT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含氮化合物影响DBT氧化原因总结第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7页
5 离子液体改性SiO_2固载磷钼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第77-8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原料第77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的制备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的表征第78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评价第78页
   ·催化剂表征结果第78-81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表征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比表面积的测定第80-81页
   ·氧化脱硫性能的考察第81-85页
     ·负载量的影响第81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  ·O/S摩尔比的影响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循环使用次数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  ·不同模型硫化物的影响第84页
     ·PMo/ILSiO_2-H_2O_2体系对柴油的氧化脱硫第84-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6页
6 SiO_2负载[Bmim]_3PW_(12)O_(40)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第86-9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原料第86页
  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W_(12)O_(40)的制备第86页
  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W_(12)O_(40)的表征第86-87页
     ·[Bmim]_3PW_(12)O_(40)/SiO_2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评价第87页
   ·杂化材料[Bmim]_3PW_(12)O_(40)的表征结果第87-88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表征第87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87-88页
   ·SiO_2负载的[Bmim]_3PW_(12)O_(40)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的考察第88-94页
     ·负载量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90-91页
     ·O/S摩尔比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·不同模型硫化物的影响第92页
     ·循环使用次数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 ·[Bmim]_3PW_(12)O_(40)/SiO_2-H_2O_2体系对柴油的氧化脱硫第93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结论第95-97页
论文创新点第97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8页
致谢第108-109页
作者简介第10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9-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杂萘联苯聚芳醚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研究
下一篇: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及组合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