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变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8页 |
·引言 | 第5页 |
·配变自动监测分析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意义 | 第5-6页 |
·配变自动监测分析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实现方法 | 第6-7页 |
·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7-8页 |
第二章 硬件设计及软件流程 | 第8-22页 |
·远程抄表负荷控制的概念 | 第8页 |
·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8-9页 |
·硬件配置 | 第9-13页 |
·模拟量采集 | 第9-10页 |
·开关量采集和遥控点输出 | 第10页 |
·数据通信部分 | 第10-11页 |
·程序、数据存储 | 第11页 |
·数据处理部分 | 第11-13页 |
·软件结构 | 第13-20页 |
·主程序 | 第13-16页 |
·软件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| 第16页 |
·采样中断服务程序 | 第16-18页 |
·通信中断服务程序 | 第18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配变自动监测分析系统软件设计及分析 | 第22-33页 |
·系统技术特点 | 第22页 |
·硬件平台 | 第22-23页 |
·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| 第23页 |
·系统网络结构 | 第23-24页 |
·线损的计算与分析 | 第24-30页 |
·线损的理论计算 | 第24-26页 |
·实时线损分析管理模块 | 第26-27页 |
·线损采集、计算与分析软件的设计 | 第27-30页 |
·配变实时监测系统的软件基本功能 | 第30-33页 |
第四章 通信网络的解决方案 | 第33-37页 |
·GPRS的基本概念 | 第33页 |
·GPRS的特点 | 第33-34页 |
·配电自动化中的几种通信方式 | 第34-37页 |
·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多样化 | 第34-35页 |
·配电自动化使用的通信方式及比较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7-39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37页 |
·后续工作的展望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