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性质和来源 | 第11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提取分离 | 第11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结构分析 | 第11-12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吸收与分布 | 第12-13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外对植物甾醇的研究概况 | 第15页 |
| ·国内对植物甾醇的研究概况 | 第15页 |
| ·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参考文献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菜籽植物甾醇的提取与分离 | 第17-28页 |
| 1 前言 | 第17页 |
| 2 主要试剂、仪器及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17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7页 |
| ·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成分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·水分含量的测定 | 第17页 |
| ·酸值的测定 | 第17页 |
| ·不皂化物的测定 | 第17页 |
| ·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| 第17-18页 |
| ·甾醇含量的测定 | 第18页 |
| ·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| 第18页 |
| ·从菜籽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提取 | 第18页 |
| ·酯化与弱碱中和 | 第18-19页 |
| ·粗甾醇的得率 | 第19页 |
| ·粗甾醇的脱色 | 第19页 |
| ·植物甾醇的精制 | 第19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6页 |
| ·菜籽脱臭馏出物主要成分 | 第19-20页 |
| ·从菜籽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单因素初步实验 | 第20-22页 |
| ·不同料液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| 第20页 |
| ·不同酯化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不同酯化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·优化实验结果 | 第22-24页 |
| ·响应面实验点安排和实验结果 | 第22页 |
| ·响应面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 | 第22-24页 |
| ·相关的响应面图 | 第24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精制 | 第24-26页 |
| 4 小结 | 第2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菜籽植物甾醇的分析鉴定 | 第28-39页 |
| 1 前言 | 第28页 |
| 2 主要试剂、仪器及研究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28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·化学试剂特征显色法 | 第28-29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紫外分析 | 第29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9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GS-MS分析 | 第29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定量分析 | 第29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HPLC分离 | 第29-30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7页 |
| ·化学试剂特征显色法 | 第30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| 第30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红外光谱图 | 第30-31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GS-MS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GS-MS离子流 | 第31-32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各组分质谱图 | 第32-35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定量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图 | 第35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定量分析结果 | 第35-36页 |
| ·菜籽植物甾醇的HPLC分离 | 第36-37页 |
| 4 小结 | 第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菜籽植物甾醇对猪油的抗氧化实验 | 第39-43页 |
| 1 前言 | 第39页 |
| 2 主要试剂、仪器及研究方法 | 第39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39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39页 |
| 3 实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过氧化值的测定 | 第39页 |
| ·实验油样的配制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条件与方法 | 第40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不同菜籽植物甾醇添加量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| 第40页 |
| ·不同增效剂对猪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不同增效剂对菜籽植物甾醇抗氧化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5 小结 | 第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| 第五章 菜籽植物甾醇对高血脂小鼠的防治作用 | 第43-54页 |
| 1 前言 | 第43页 |
|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43页 |
| ·主要实验材料 | 第43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4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·血样采集及预处理 | 第45页 |
| ·测定指标及方法 | 第45页 |
| 3 统计学处理 | 第45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2页 |
| ·预防实验 | 第45-50页 |
| ·日摄食量及体重增长 | 第46页 |
| ·血清TC和TG | 第46-47页 |
| ·血清HDL-C、LDL-C及AI | 第47页 |
| ·肝重及肝系数 | 第47-48页 |
| ·肝脏中的TC和TG | 第48-49页 |
| ·粪重及粪脂含量 | 第49页 |
| ·植物甾醇对高血脂症小鼠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治疗实验 | 第50-52页 |
| ·治疗实验中小鼠日摄食量及体重变化 | 第50页 |
| ·治疗实验中小鼠血清TC和TG变化 | 第50-51页 |
| ·治疗实验中小鼠血清的HDL-C、LDL-C及AI | 第51页 |
| ·治疗实验中小鼠肝脏中的TC和TG | 第51-52页 |
| ·治疗实验中小鼠血清的MDA和SOD | 第52页 |
| 5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4页 |
| ·高血脂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| ·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| 第53页 |
| ·植物甾醇降血脂机理探讨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