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立多元有理函数域上RLC电网络状态方程的软件设计
| 第1章 绪论 | 第1-18页 |
| ·系统能控能观性的发展历程 | 第8-14页 |
| ·实数域上系统能控能观性 | 第8-10页 |
| ·多元有理函数域上系统能控能观性 | 第10-14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电网络理论 | 第18-25页 |
| ·网络拓扑 | 第18-21页 |
| ·基本定义 | 第18-19页 |
| ·基本回路矩阵 | 第19-20页 |
| ·基本割集矩阵 | 第20-21页 |
| ·RLC电网络的状态方程 | 第21-25页 |
| ·状态方程 | 第21页 |
| ·状态方程的系统编写法 | 第21-25页 |
| 第3章 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概述 | 第25-32页 |
| ·软件开发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 | 第25页 |
| ·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软件开发工具 | 第27-32页 |
| ·VC++语言简介 | 第27-28页 |
| ·MATLAB软件 | 第28-32页 |
| 第4章 需求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文件 | 第32-33页 |
| ·新建文件 | 第32页 |
| ·打开文件 | 第32页 |
| ·保存文件 | 第32-33页 |
| ·打印电网络图 | 第33页 |
| ·退出系统 | 第33页 |
| ·视图 | 第33页 |
| ·绘制功能 | 第33-34页 |
| ·菜单项 | 第33页 |
| ·工具栏 | 第33页 |
| ·功能描述 | 第33-34页 |
| ·图元编辑 | 第34-35页 |
| ·选取 | 第34页 |
| ·删除 | 第34页 |
| ·撤消 | 第34页 |
| ·清屏 | 第34-35页 |
| ·旋转 | 第35页 |
| ·编辑颜色 | 第35页 |
| ·移动 | 第35页 |
| ·分析功能 | 第35页 |
| ·求出结果 | 第35-36页 |
| 第5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| 第36-56页 |
| ·系统的软硬件环境 | 第36页 |
| ·系统硬件配置 | 第36页 |
| ·系统软件平台 | 第36页 |
| ·数据结构 | 第36-39页 |
| ·抽象出来的类 | 第37-39页 |
| ·实现文件操作的数据结构 | 第39页 |
| ·系统的各个功能流程 | 第39-56页 |
| ·文件操作 | 第39-41页 |
| ·视图 | 第41页 |
| ·绘制图元 | 第41-44页 |
| ·电网络图编辑 | 第44-47页 |
| ·电网络图分析 | 第47-53页 |
| ·求出结果 | 第53-56页 |
| 第6章 编码实现 | 第56-65页 |
| ·功能函数 | 第56-63页 |
| ·绘制图元 | 第56-58页 |
| ·鼠标是否点按在图元上 | 第58-60页 |
| ·支路搜索 | 第60-62页 |
| ·表达式形式相同的空矩阵情况条件判别 | 第62-63页 |
| ·编程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| 第63-65页 |
| ·类和派生类的序列化问题 | 第63页 |
| ·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进一步理解 | 第63-65页 |
| 第7章 软件使用说明及测试 | 第65-73页 |
| ·软件使用说明 | 第65-69页 |
| ·绘制与编辑电网络图 | 第65-66页 |
| ·分析电网络图 | 第66-68页 |
| ·求出结果 | 第68页 |
| ·文件操作 | 第68-69页 |
| ·软件测试 | 第69-73页 |
|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·论文总结 | 第73-74页 |
| ·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74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| 附录 | 第80页 |